“龙虾劫”伤胃还“伤神”

2011-08-17 16:10:00 来源:临汾新闻网


在鲜被世人共知的众多“人造节”里,“首届鄱阳湖龙虾节”得以“脱颖而出”,这倒不是得益于它有多鲜明的特色,相反是引人瞩目的狼狈——江西瑞昌市,一个紧临长江、隔鄱阳湖上百里、只有13.8万人的小城,不产“鄱阳湖龙虾”,却耗资600余万元大张旗鼓地办起了“首届鄱阳湖龙虾节”,结果想“造势”却“肇事”,200多人参加“万人龙虾宴”导致急性肠胃炎入院治疗,百姓怨声载道。(据新华网)


作为一项节庆活动,“首届鄱阳湖龙虾节”饱受非议的由头是因为吃坏了二百多号人的肠胃,这是食品安全事件频发的缘故,缺少创意成分、缺失地方特色、割裂本土文化,以及公款摊派嫌疑这样的“先天不足”反而因为公众视线转移被忽视。
“文化搭台,经贸唱戏”,近年来国内节庆活动不乏成功范例,此举对于拉动当地经济发展、推动特色产业形成,以及提高地域知名度、传承地方文化的作用一度让人眼热。这使得各地一哄而上,群起效仿,各色“人造节”活动遍地开花。据中国节庆网统计,全国每年有大小5000多个节庆活动。节庆的表象是文化,本质则是经济效益。笔者无从知晓这些令人眼花缭乱的活动究竟有多少达到了预期效果,但从“万人龙虾宴”结果只有两三千人参加可以看到端倪,违背民众意愿的节庆已越来越引不起社会的兴趣。作为主导方,政府部门公款购票、公款追星更是难掩节庆活动“买面子”的尴尬实际。我们不禁要问:国内又有多少潜在的“龙虾劫”在打肿脸地苦撑局面呢?调动了多个部门,做了大量工作,瑞昌市在协调、组织这场龙虾节中是主角。耗资600余万元,邀请大牌明星捧场,还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新闻发布会,动静整得够大,可以看得出来当地政府的鸿图大志。
千方百计发展地方经济,固然较庸庸庸碌碌碌得多。
但是,脱离了当地经济发展的实际,拍拍拍脑瓜的盲从照搬无疑是劳民伤财,出力不讨好。而毫无特色的模仿,又多半会湮没于众多大大大小、成熟与不成熟的同类活动中,最终只会成为“面子工程”,落个形式主义的下场。
如何发展地方经济,考验着执政者的能力和智慧。腹泄可以用药物治疗,政府威信扫地却需用民主作药,冷静作引。避免陷身今日之窘境,劳师动众的“政绩工程”需要事先广泛深入的论证,最要不得的就是冲动。因为无论怎样的节、怎样的会,都要以百姓福祉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都要以群众感受作为最终评价。(孙宗林)

  【责任编辑: 付基恒】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