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他人的生命或者财产安全受到威胁时,你是挺身而出,拔刀相助呢?还是退避三舍,静观其变呢?相信这是一个足够令人纠结的问题。纠结的根源在于现实生活中发生的那些令人心寒的事情,让百姓内心深处的答案变得越来越摇摆不定。
两年前,许云鹤驾车经过天津红旗路时,发现67岁的王秀芝老人跨越马路中间的护栏后摔倒,他随即停车叫来120并将老人送往医院。不料,老人事后一口咬定是许云鹤撞伤了自己。其后,天津红桥法院一审判决:许云鹤承担40%的责任,赔偿费10万多元。法院判决的理由是:“老人因被车主突然驶来的车辆惊吓而摔倒。”不少网友直呼这是翻版的“彭宇案”(8月21日《广州日报》)。
本是热心人危难之际伸出援手,不想却被官司缠身遭索赔。谁都不愿意看到这样的结果,但类似的事情总是接连发生,甚至有人见义勇为舍命救人,但被救人却避而不见,让英雄流血又流泪。正是这一件件意料之外的事情改变了人们的正常思维和举动,人山人海的街头,歹徒公然行凶并无人出手;车来车往的国道边,遇险的司机苦苦哀求并无人援救……有人说这是道德滑坡,有人说这是人情冷漠,感慨世风日下。
这是一个好人难做的社会,如今的学校课堂里,老师更多地在教导孩子们如何更好地保护好自己,如何科学地救人助人,如何安全地救人助人。于是,一些以前人们所积极倡导的见义勇为已经不再被提倡,一些我们所熟知的英雄人物已经在孩子的心目中变了样。
记得当年小英雄赖宁为了抢救森林大火而壮烈牺牲的事迹曾让多少人感动落泪、深受鼓舞,如今,多少年过去了,相关部门要开始为赖宁塑像的处理而犯愁。塑像被挪来挪去,很多学校已经将赖宁像撤出了教室。还有人担心,像罗盛教、草原小姐妹这些英雄们是否也会有此遭遇。
不可否认,这是一个公民权利更有保障、法治更加健全的时代,就像学校要为孩子的生命安全负责而不得不强化自身安全教育一样,这是社会的进步。但与此同时,一切以个人利益为主的观念开始蔓延,见义勇为、热心助人等这些来自道德领域的宝贵财富,正在严重缺失。而没有了正义感的社会就如同一盘散沙,一味的依靠法治去裁判,我们的社会只会更加冷漠。
社会无论什么时候都需要一种正气,而这种正气更需要道德的力量来维护。只有人人都维护这种正气,邪恶才会无法立足,好人才能扬眉吐气。(梁新红)
【责任编辑: 李甲】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
上一篇: “县长特别奖”让“走后门”成为“走前门”
下一篇: 超市标签藏猫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