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细细想起来,提议、举办、组织、买单的都不可能是小学生本人,显然背后是奢华的成人、溺爱的父母、功利的老师、失职的教育。
于是,有人说,作为纯消费者,这样的铺张是否会诱导孩子们产生拜金心理?将五星级酒店的招牌放大,自然弱化了活动的目的性,增强了炫富、拜金的社会宣传。
但是,笔者却以为,小学生的“奢华联欢”带来的不仅仅是消费观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引发了对社会公平的忧虑。
“偌大的城市无法放下打工子弟一张安静的书桌”。当北大附小学生联欢会的奢华灯光映射到破败的打工子弟学校,难免让人五味杂陈。北大附小可谓优质教育资源集聚的沃土,这种学校虽然是公共服务产品,却并不是每个孩子都能够享受得到。或许在里面上学的孩子,背后的家庭并不一定都是权贵,但可以肯定的是,这里面肯定没有打工子弟这样的寒门。此外,由“奢华联欢”联想到吃不上营养午餐的乡村学生、只能坐“黑校车”上学放学的孩子……这样的反差难免让人感到不适。这种挥霍行为,对那些处在贫困中的学子,究竟会产生什么样的心理影响?
笔者曾和一个专门开展青少年心理门诊的医生交谈,谈到许多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根源,恰恰是从看到别的同学过“奢侈生活”后心理失衡开始,有的向家长讨价还价,有的把罪恶的手伸向同学,还有的蓄意危害社会。从近期几起校园周边发生的杀害学生惨案来看,无一不是犯罪嫌疑人由于穷困潦倒失意,产生强烈的报复社会心理,因此把屠刀伸向了比自己更弱小的孩子……
青少年时期是形成世界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危险期、叛逆期。在这个时期,恰恰应该对他们进行正常的心理疏导,多用健康、积极、正面的方式去教育感染他们。校园内外,尽量减少奢侈、攀比、炫富、拜金等现象的发生,如此,就会在他们的心灵上多播撒下阳光的种子,而减少感染心理失衡等疾病的发生。有一句广告词说得好:灯光照亮的地方越多,黑暗的角落就越少,社会的和谐度就越高。
对教育者而言,无论何时,都应该一片素心办教育,还校园以纯净。
郭璞
【责任编辑: 刘静】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
上一篇: 心理畸形不能打着管教的旗号
下一篇: 有钱没钱 回家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