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雷锋殉职50周年,也是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发表49周年。在3月5日之际,我们走近解黎明、走近“雷锋车队”……感受着我们身边平凡中闪烁的感动。解黎明,一位平平凡凡的离退休干部,十多年来,为了拿出更多的钱资助贫苦学生和困难家庭,她节衣缩食、勤俭度日,从2000元到2万元,数目成倍的上翻,几乎占去她唯一收入的一半。除此之外,解老还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雷锋精神,曾坚持数年义务打扫小区公厕,这种行为,是一般人无法做到的。雷锋车队”,20多名普普通通的出租车司机,7年来,他们以学习雷锋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无私奉献精神、以火热的工作热情、严以律己的工作作风、优质的服务质量,实践着最初的诺言,将爱心洒满平阳大地的每个角落。
伟人毛泽东说过: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而不做坏事。捐一次善款、做一件好事、帮一个贫困生或贫困家庭并非难事,但像解黎明、像“雷锋车队”那样,多少年如一日坚持不懈,的确不易。没有坚定的信仰、没有无私的奉献、没有炽热的爱心,很难做到。
平凡中孕育着伟大,这是雷锋精神的深刻内涵,也是其魅力所在。因为平凡,这种精神才能够扎根于生活,才能够对人们产生强大的吸引力或感召力。因为伟大,这种精神才能够不停留于生命本身,寻求超越,不断提升。无论什么时代,人们都憎恶丑陋堕落的社会现象,向往风清气正的美好环境。创造和谐美好的环境,不能只有索取者、没有奉献者,也不能只有旁观者、没有践行者。我们宣传解黎明,并非要求所有人都像解老那样,倾己所有帮助贫困学生,做出多么辉煌的事情。而是弘扬她那种雷锋式的奉献精神。平平淡淡、真真切切,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只要人人“善小而为之”、恶小而不为”,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善事,尽自己力所能及的责任,我们的生活就能充满阳光,我们的世界就会更加美好。
今天,我们看到,学习雷锋活动不断变化的形式和扩大的群体在折射社会文明和人类进步的同时,更多地体现了以人为本和相互关爱。从“雷锋传人”郭明义到“染绿荒山”杨善洲,从“排忧解难”的张云泉到“救死扶伤”的吴孟超,从“中国首善”陈光标到“最美妈妈”吴菊萍,他们平凡至伟、大爱无疆;他们无私奉献、义薄云天,他们用平凡而高尚的行为感染和带动着更多的人们参与到学雷锋的行动中来,将雷锋精神融入到普通的生活和工作之中,他们是时代的先锋,是真正的脊梁!
当前,我市正处在转型跨越、先行发展的关键时期,加快建设新型工业大市、区域中心城市、中西部经济强市的目标已经明确,在这个伟大变革的时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我们需要更多的新时代的“雷锋”,传承自强不息、积极进取、奋力拼搏的奉献精神,发扬顾全大局、爱岗敬业、公而忘私的主人翁精神,营造助人为乐、诚实守信、和谐融洽的良好社会氛围,为推动我市“经济繁荣、社会和谐、民生殷实、环境优美”新临汾的建设书写更加精彩的答卷。
(临汾日报评论员)
【责任编辑: 邱睿】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
上一篇: 让雷锋精神永葆青春
下一篇: 青壮年街头乞讨为哪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