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中德育占了多少分

2012-07-12 08:49:00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一年一度的高考,无疑在发挥着指挥棒的作用,指挥着教育的方向。哪里分多,哪里就是考生们耕耘的重点。走进幼儿园,孩子们书声琅琅、声音清晰,多数孩子对拼音规则了如指掌,原因是幼儿园升小学有一道考拼音关,还有一道考智力关,高分去好班,低分入学难。尽管有三令五申不让幼儿教学小学化,可是,有哪个家长不担心自己的孩子进不了好班呢。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条件的改善,孩子生活标准越来越高,许多幼儿每天要好吃的,父母(有的是爷爷奶奶)有求必应,尽量满足孩子的需求,孩子在接受启蒙教育阶段,养成一种索取的习惯。买好吃的要钱,买好衣服要钱,买学习用具要钱。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索要”是理所当然的。眨眼功夫,孩子上了小学,升了初中,中考、高考中德育占了多少分?没有考分,谁去关注德育教育,孝敬老人本是我们礼仪之邦优良传统之美德,如今却出现了许多“啃老族”。唉,说实话,这“啃老族”真是辛辛苦苦培育出来的啊!不能否认我们的教育体制、我们的教育方针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我们的教育,从幼儿园开始,就采用溺爱教育方式,孩子摔倒了,不是让自己爬起来,而是赶快抱起来,为孩子拍去尘土,孩子睁开泪眼看看自己弄脏的衣服说:还有这不干净,你再拍三下!”最值得深思的是:宝贝,别哭,我去给你买好吃的。”一种习惯在这里渐渐形成。孩子渐渐大了,传授知识占据了一切,原因是中考、高考以文化知识分数论英雄,没把德育教育成果用来具体考核考生,这就淡化了实践中的德育教育。德育教育不仅仅在于上学阶段,即使孩子结婚了,膝下有了子女,做父母的也不能淡化。
邻居儿子结婚,婚后儿子常年在外地打工,婆婆帮媳妇带孩子。日久天长,媳妇染上了麻将瘾,婆婆只好全天带孩子。几年后,儿子在外地另寻新欢,与媳妇离婚,孩子彻底留给了年迈的婆婆。由此,我在想:什么叫一个人成才,不是说考上大学就成才了,不是说大学毕业后在好单位工作就成才了,而是,当一个人有了良好的德育素养,在家懂得体贴父母、知道如何孝敬老人,在外懂得如何为人民服务,如何为社会做贡献,这个时候,无论他学历高低,他都是对家庭、对社会有用的人,是一个成才的人,一个大家尊敬的人。石书民

  【责任编辑: 付基恒】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