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工士”还是学士 关键要真本事

2014-06-25 22:06:53 来源:临汾新闻网

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续梅昨天表示,这项试点是湖北职业技术学院自己的行为,而且其向毕业生颁发的“工士”是荣誉称号,而非学位,更不代表我国学位序列中已经有了“工士”这一学位。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我国实施三级学位制度,分别为学士、硕士、博士。学位的设立、授予和管理都是国家层面的行为,任何单位不能独立进行。(6月23日《北京青年报》)

20日,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向1103位应届毕业生授予了“工士学位”证书,报道一出就引起高度关注。报道称,这是国内第一所高职院校向高职高专层次的学生授予学位。校方表示,这是该校探索高职改革的一项试点,也是一个突破口,目的是使高职生有机会进入学位通道。其颁发的“工士学位”相当于本科副学士学位,是借鉴国外和香港地区副学士学位制度中第四层次学位的做法。

所谓副学士(Associate's4De-gree),是一种源自美国和加拿大的学位等级,介于学士学位和专科之间,授予完成高职教育、达到一定专业学识和应用能力水平的高职毕业生。今年除了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厦门华厦职业学院近日也向千余名毕业生授予了“专业副学士”称号并颁发证书。

高职院校的使命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而就目前中国高等教育的现状,最缺的正是实用型、技能型人才。笔者认为,不管是荣誉,还是学位,湖北职业技术学院的做法都有可圈可点的地方。引入“工士学位”,不但对于高职教育是一次创新,而且也将进一步促进高职教育的发展。所以,作为主管部门的教育部除了对“工士学位”作出说明外,不妨开 辟一条绿色通道。

其实,在高等教育迅猛发展的今天,大学生已经极为普遍,但是与此相对应的是,很多大学生没有实践技能,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以致于一方面企业“招人难”,另一方面则是大学生“就业难”。“两难局面”的形成正是教育主管部门应着力解决的问题。

同时,促进高职教育发展不能只停止在口号,要落实在具体行动上,而“工士”学位制度的建立无疑是一次有益的尝试,这既是促进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积极举措,也是适应社会发展的必要要求。

当然,无论是荣誉,还是学位,也不管是“工士”,还是“学士”,社会真正需求的是有真本事的高等人才,高职学校除了在学位管理上有所创新、有所突破外,如何科学制定专业,灵活设置实践课程,真正培养实用型的技能人才才是根本。

文/梁新红

责任编辑:秦芳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