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3日,是中国传统的“小年”,就在这一天,备受社会关注的李阳家暴案在北京朝阳法院宣判,法院认定李阳家庭暴力行为成立,判决:准予李阳和妻子李金(即kim)离婚,三个女儿由李金抚养,李阳支付三个女儿抚养费每人每年10万元至18岁,李阳向李金支付精神损害抚慰金5万元、财产折价款1200万元。
李阳是疯狂英语创始人,他与妻子的离婚案及向妻子施以家暴的案情可谓一波三折,从2011年9月,微博曝光李阳对妻子施以家暴的照片开始,此后,李阳与妻子经过“和解”、离婚”,经过法院的四次开庭审理,最终法槌落定,李阳败北。
家庭暴力在中国已经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长达三千年的中国封建社会,几乎一边倒的以男权为中心,女子一旦出嫁便成为夫家的私有财产,连提出离婚的权利都没有,三从四德犹如一条条绳索把女人紧紧束缚。对于女子的父母来说,女子出嫁犹如泼出去的水,被男方“休妻”回家是很丢脸的事情,面对男人来说,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脱了一件还有一件。妻子在男家不但是丈夫的私有财物,甚至许多女性连名字都没有,男人婚后对女性的施暴,几乎是一个普遍现象。许多女性认为,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嫁个扁担扛着走。再挨打受欺也多是忍气吞声,打落牙齿和血吞下。而对亲朋邻里,也大多抱着劝和不劝分的心态,认为夫妻感情是两个人的事儿,即使挨打也怕外人笑话,抱着“小两口打架不记仇”、床头吵架床尾和”的心态,这种观念导致被施暴者不敢拿起法律武器解决家暴问题,有些人接二连三遭受家暴,却根本没有反抗家暴的意识。
笔者的一个邻居,从他们结婚开始,就三天一吵,五天一打,几十年过去了,他们习惯了,连亲朋邻居都习惯了,每每几天不吵架,都觉得不可思议。多年前,冯远征和梅婷主演的电视剧《不要和陌生人说话》,曾经引发全社会对于家庭暴力现象的大讨论;如今,关于家暴的新闻报道屡见报端。
众所周知,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只有家庭和谐了,社会才会和谐。而家庭和谐的基础,需要所有家庭成员共同努力。一个家庭中,如果有一方屡施家暴,另一方如果不具有长期“喜欢”挨打受气的“雅量”,这个家庭迟早会破裂。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笔者以为,夫妻相扶相处是一种缘分,爱人是用来爱的,不是用来打的。对于一方一时过失出嘴、出手的行为,理应谅解,但对于长期动不动就大打出手的人来说,还是好合好散;要知道,家暴是婚姻家庭的不二杀手!
来祥生
责任编辑:刘静
上一篇: 过一个清新环保的“低碳”春节
下一篇: 过年莫忘“三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