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3月6日人民网报道,近日,一位北京网友通过“两会来了,我托书记省长捎句话”活动给北京市长建言,他说:我在北京,我的孩子上小学二年级,每学期的书本差不多有四五十本,可现在的小学要求所有的书本都要统一先用白纸包然后再用塑料书皮包一遍。”他认为,现今全国各地都掀起勤俭节约的浪潮,要加强孩子的环保意识,应该从最简单的包书皮开始。
上过学的人都知道,每学期领到新书,兴高采烈的第一件事就是给新书包书皮。笔者上小学时,包书皮的纸通常是生产队里用剩的化肥牛皮纸或塑料皮,再后来有用旧报纸的,也有用挂历纸的,一律都是废物利用。在保护新书这点上无可厚非,但现在的小学要求所有的书本都要统一包装,连练习本也要统一包皮,每每新开学,校园周边的商店,买书皮的家长学生聚在一起,都成为一道景观。
面子,是我们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包装,正是这个面子工程的一部分。从古及今,货卖一张皮,一直是商人的不二法则,在重视包装的古代,甚至出现买椟还珠的故事。精美的包装是商家赢利的有效手段,适度的包装,可以使产品增色添彩,况且,产品包装的费用最终还是消费者来支付的。
但任何事物皆有个度,包装也不例外,超出这个度,就过犹不及了。近年来,随着生产工艺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商品的包装越来越讲究,越来越奢华,甚至国内最高端的科技防伪技术都用在了包装上。三两茶叶装在豪华的大纸板箱里,外面再加一个漂亮的大手提袋;四块月饼装在“镶金镶银”的手提箱里,从我们日常保健食品、香烟盒等等都存在程度不同的包装浪费现象。过分的包装不但浪费材料,还浪费能源,耗费工时,增加人力运输等成本,每逢过节,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大堆的包装盒扔掉。
包装的过度浪费,反映了商家重包装轻产品质量的心态,也反映了当下消费者轻质量、好面子的浮躁心理,更多方面反映了时下送礼的需要,许多高档包装产品,纯粹就是为了给送礼人准备的。
笔者以为,无论小学生的书皮包装,还是人们日常生活用品包装,要想真正由奢到俭,除了应自觉抵制奢华包装之外,政府相关部门也应把限制商品的过度包装列为节能降耗的措施之一,对过度包装的企业要提出整改要求和处罚措施,让过度包装商品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如此,中央提出的建设节约型社会,才能真正实现!(文/来祥生)
责任编辑:李甲
上一篇: 应多多关注农村妇女
下一篇: 从“光盘”行动说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