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芳还是遗臭

2013-05-29 08:45:10 来源:临汾新闻网

题字留念看来不仅仅是学生的爱好,文人墨客更是乐此不疲。才见学生神庙刻字,又曝记者敦煌留名。近日,网友“白兆东”转发了一条微博:在甘肃敦煌壁画上竟然有《文汇报》高级记者宋寅的留言:二零零零年立夏,香港文汇报高级记者宋寅到此参观考察。”“到此一游”被国人争相铭刻,这四个字的魔力恐怕得追溯到《西游记》中的情节了:孙悟空寻思,这5根柱子一定是撑天的天柱,想必到了天边了,我得留下个记号,免得那胖老头赖账,变……孙悟空最后在如来佛祖手指头上写下“齐天大圣到此一游”。随着这部影视作品的影响不断扩大,这八个大字可谓深入人心。后辈子孙们不仅仅继承了这一“光荣传统”,更是将其发扬光大。君不见公园里的长椅上、亭柱上,景区里的山崖上甚至是大树上,处处都画满了各种山盟海誓、旅游留言。更有学生将此推出国门,走向世界,美国的自由女神像、巴黎的埃菲尔铁塔、伦敦圣保罗大教堂的金色回廊,也都有类似的印记;高级记者”把墨宝题到了敦煌壁画上,还真打算和这些千年古迹一起“留芳千古”。

中国古代名人游历名川大山时会留一些文字,走到哪儿都会随手题词。人家那留下的是文化,有价值,你那信手涂鸦七扭八歪的“到此一游”有什么文化?有什么价值?是垃圾、是糟粕,对风景建筑都是一种玷污,即便能和文物一起保存千年,那也只能是一个千年的垃圾!在旅游景点甚至是千年文物上乱刻乱画“到此一游”,暴露的是文明素养的欠缺。学生丁锦昊年幼无知,那这位高级记者宋寅又作何解释呢?你这是在宣传什么?引导什么呢?

谈到这里,笔者突发奇想,既然“到此一游”在国人的意识中已经根深蒂固,一时半会儿也不会有太大的改观,那么可不可以尝试着做一些积极的引导呢?比如可以在景区里设专门的“爱情墙”、留言壁”,给那些山盟海誓提供一个造型别致温馨浪漫的专用空间,让那些文人墨客尽情施展才华,留下旅游心得,旁边再配以温情提示。如此以来,有乱写乱画想法的人多多少少总会有一些收敛。

“仓廪实”并不必然“知礼仪”。想改变由来已久的陋习,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看似简单,实则艰巨,需要正面引导,常抓不懈,持之以恒,标本兼治。点滴之中促进公民文明素养,从而树立中华礼仪之邦、文明古国的新形象。(文/郑轲)

责任编辑:李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