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捅老师的冷思考

2013-09-16 19:29:27 来源:临汾新闻网

只因为在课堂上玩手机被老师收走,江西临川二中高三学生雷某不满老师管理将其杀害。(见15日《新京报》)悲剧发生在9月14日,距离最近一个教师节仅仅过了3天。古人云,欺师灭祖,大逆不道。人们在痛斥学生雷某的同时,更应该透过悲剧反思其形成及原因。

表面上看,原因很简单,就是学生雷某对老师孙某的管教不满意,继而挥刀行凶,以至惨剧发生。雷某的行为令人震惊,我们对孙老师的不幸表示深深地哀悼,相信雷某也必然会得到法律的制裁。

发生在临川的悲剧无疑只是个例,但正是在这种极端案件的身上更容易让我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继而解决问题。雷某恶性伤害老师一事,笔者认为至少反映出几点问题。首先是学生的法制意识,雷某虽然还未满18周岁,但其已经是高三的学生了,对一些基本的法律常识理应有所了解。毕竟捅刀这种举动不同于吵架或者一般的冲突,当拿起刀的那一刻,作为一名高三学生就应该清楚面临的会是什么样的后果。

其次,是道德教育缺失。在校园这个远离社会的“象牙塔”世界里,“约束”大家更多的是学校的规章制度,然而真正起作用的“规则”还是一些约定俗成的品德养成。尊师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国古代,老师在社会中有相当高的地位。古人所列举的应该受到特别尊崇的对象是“天地君亲师”,老师占有一席。民间“俗以天地君亲师五者合祀,比户皆然”。儒家经典《白虎通义》特别强调:人有三尊,君父师是也。老师被列入与君、父共同受特殊尊敬的行列。教育界的祖师爷孔子,更被尊称为“至圣先师”,即使是天下至尊的皇帝,对他也要顶礼膜拜。

而如今,我们的教育是个什么现状呢?家长为了孩子成龙成凤全把心思放在了特长培训、能力培养上,学校为了学生能考个好成绩、学校有一个好名次,把全部精力放在了学分评比、学校排名上,而对于品德教育这一块却往往忽视了。

与此同时,很多学校唯利是图,分数不够要掏高额赞助费,考试好了还有巨额奖金,学校好像成了“名利场”。受此影响,过年过节给老师送礼、吃请成风。还有个别老师不注意自己的形象,屡屡做出伤害学生的事情来。如此种种,使得老师在学生中的地位一落千丈。笔者认为,临川悲剧的发生最根源的问题就是学生心中没有老师,更不会真正地去敬重老师。

所以说,临川悲剧的发生看似偶然,却给我们的教育事业再次敲响了警钟。如何通过家庭、学校、全社会的努力,真正传承好德育这门功课,重塑老师的美好形象,还教书育人以本来面目,实在是一个重大课题。(文/梁新红)

责任编辑:李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