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古诗文经典不可操之过急

2014-09-16 21:00:57 来源:临汾新闻网

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看望一线教师时说道: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

《国际在线》11日报道,在前往塔吉克斯坦的专机上,习近平很有感触地说:古诗文经典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成了我们的基因。我们现在一说话就蹦出来的那些东西,都是小时候记下的。语文课应该学古诗文经典,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断传承下去。”习近平总书记说的语文不能“去中国化”,立即在全社会引起强烈的反响。长久以来,关于在教育领域传统文化缺失或者流失的议论一直很激烈,如何让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经久不息,代代传承,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古诗文经典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是一个民族发展壮大的文化符号和精神食粮。习总书记的一番讲话,势必掀起一股古诗文经典的热潮,负责主编北京市义务教育语文教材的北师大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任翔曾公开表示,明年9月起,北京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中的古典诗词将由现在的6到8篇增加到22篇。

重视古诗文经典无疑将对传统文化的回归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但笔者认为,这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更不能单单从增加语文课相关篇目去解决。

学习古诗文、理解古诗文、运用古诗文重在领会源自汉字文化背后的传统精髓及精神实质。

尤其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古诗文、文言文毕竟离我们越来越远了,再加上很多网络语言的冲击,这都会对古诗文的推广应用形成影响。

笔者认为,各级教育部门应该抓住这股古诗文热的契机,制定一套科学有效的办法,开展一些有益的探索,充分根据古诗文的特点,根据各年龄阶段孩子的接受程度,重在“嵌在学生脑子里”,记在孩子们的心里。

同时,学校应相应开展一系列的实践教育,多举办一些与古诗文经典有关的朗诵、书法、绘画等比赛;全社会也应该积极营造热爱古诗文的良好氛围,家长多给孩子们讲传统文化的故事,社会上多宣传传统文化知识。这样,孩子们书本上的古诗文才会真正走进心里,成为促进心灵成长的文化之源,国学经典。(梁新红)

责任编辑:刘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