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成为“弱者”我们的生命向谁托付

2013-11-01 08:45:18 来源:临汾新闻网

近段时间,有关医患纠纷乃至冲突杀人的新闻,不断挑战人们敏感的神经。

据新华社消息,去年全年有多达7位医生死于医患纠纷。另有相关数据显示,2012年每家医院发生的暴力伤医事件从2008年的平均20.6起,增至27.3起。今年10月17日至27日,短短10天,全国就发生6起患者伤医事件,多位医护人员重伤甚至死亡。

“杀医伤医”频现,不得不引起人们反思。

医生,自古以来就被人们视为救苦救难的活菩萨,宅心仁术,视患者如孩子。对于患者来说,白衣天使就是希望之光,生命绿洲。而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医生又是护送我们降生直至死亡的忠诚伴侣。出生至医院,归去至医院,医院、医生是我们每个人都绕不过去的一道坎。

医生、患者共生共存,那么患者心目中医生应该是什么样的形象呢?美国著名的梅奥诊所曾经对几百名患者做过采访,患者一致反映出他们期待的值得信赖的医生行为,是:自信,感情投入,仁慈,因人制宜,直率,尊重患者,全力以赴。”假如每位医生都能做到以上几条,相信不仅可以大大减少引爆患者情绪的导火线,更给缓解患者的病痛起到心理作用。

有句俗话:没什么不要没钱,有什么不要有病。人一旦被病魔缠身,轻者精神痛苦,重者全家遭殃。可是人吃五谷杂粮,谁知道自己罹患何病,要是头疼脑热,感冒发烧,吃几片药,打点吊针,就可痊愈。

要是摊上一些重症、疑难杂症,久病床前无孝子,心情难免会波动和激动,这时,如果医生如春风般告知病情,耐心抚慰,相信患者会有久旱逢甘霖之感。可是我们得理解,患者是人,医生也是人,在如今一切讲效益的医院里,医生的工资奖金许多也是与看病挂钩的,每天面对那么多的病号,你让他一整天都面带笑容,却也为难了医生。

笔者也与众患者一样,也生过病,也住过医院,也遇到各种不同的医生,也看到不同大夫的脸庞,说心里话,大多数医生还是尽心尽责,他们也真心希望患者一个一个在自己的诊治下好起来,那也是他们的成果、荣誉和自豪。

我们不能否认,医生中也有败类,也有收红包的现象,我们去医院看病,也会遇到看病难,看病贵,也会遭遇到医生的冷脸。但看到如今医患冲突恶化到水火不容、暴力相向甚至夺人性命的地步,医生为了防范医闹攻击而戴头盔上下班,医院里需要保安人员站岗放哨时,我们的心中便充满了焦虑、痛苦与恐惧,这不仅是为医生、医院,更是出于对整个社会的公共利益和“患者”自身的利益。我们真正担心的是,如果本该受尊敬的医生,却在妖魔羞辱中成为十足的弱者,一旦我们生了病,我们将把身体和生命向谁托付!(文/来祥生)

责任编辑:李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