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垃圾信息污染了朋友圈的环境

2014-11-10 07:20:48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微信慢慢融入了我们的生活,朋友圈也火了起来,现在,你不玩朋友圈,就好像落后了一个时代。其实,当一个人孤独的时候,想找朋友聊聊天,宣泄一下内心的焦虑,在朋友圈发个心情啥的,可以缓释内心的压力。当然,也可以晒美景、晒美食,传递正能量。

但是现在打开朋友圈看看,不是什么卖鞋的、卖表的就是什么代购的,要么就是测运势、测姓名,还得转发,不转发还倒大霉,看着总让人心里不舒服。

这些出现在朋友圈里负能量的东西,其实是在污染环境,浪费别人的流量,耽误别人的时间,可谓是既谋财又害命。这还是朋友吗?还有一些不明就理的热心肠者,看见什么信息都转发。就拿前段时间在咱临汾疯转的一条信息来说吧,说几月几号几点到几号几点全市水网检修大停水,提醒市民做好储水安排,说的还有鼻子有眼,跟真的一样。这信息那转的叫一个快啊,全城市民开始了大储水。各种工具热卖,市民家里大桶小盆里都接满了水,自来水公司的咨询电话更是响个不停。后来,自来水公司不得不出面辟谣,证明那条信息是假的。

再有就是各种寻人的、求助的,显得自己是那么的有爱心。

笔者无意否定转发者是真有爱心,但盲目的爱往往会给别人造成伤害。当看到朋友圈出现求助信息时,不要盲从地转发,能不能先给发信息的朋友打个电话,问问是真事吗?一方面是求证事实的真伪,一方面是提醒发信息的朋友不要盲从。

近日,一条求助信息在微信朋友圈被迅速转发。信息的内容大致是,某医院出生一名早产儿,婴儿严重贫血,并且血型是极为罕见的RH阴性B型血,也就是市民俗称的“熊猫血”。然而,经过记者求证,这条信息为虚假信息。这条假信息被迅速转发后,不少热心市民不断向医院打电话求证,还有一些同血型的市民,直接来到了医院,要求献血。由此可见,市民的热心肠是值得肯定的,但结果却是帮了倒忙。

首先,繁忙的电话咨询,在医院工作人员重复解释过程中,带给医院人员不小麻烦,浪费了医务人员资源。不仅如此,医院电话长时间被使用,影响了电话的畅通,影响医院正常工作。其次,市民直接到医院要求献血,在一定程度上并不符合正常采血流程。这给予医院方带来不小的尴尬。如果让市民献血,就违反了相关规定,如果不给市民献血,似乎又打击了这些市民的助人为乐的积极性。再者,当微信朋友圈的消息屡屡证实为假消息时,朋友圈的公信力必定受到极大影响。

长此以往,无论朋友圈的消息是真是假都无人会相信,诚信问题将拷问每一个人,扶不扶”现象也将蔓延到朋友圈。

由此看来,虽然我们只是简单的复制粘贴,只是抱着做好事的心理,但却可能成为谣言的传播者,给当事者、给社会、给社交圈带来不可忽略的麻烦。转发信息别忘了还得有一点法律意识,如果造成某种社会恐慌,信息传播者还要承担一相应的法律责任。试想,如果所有人都事先询问,谣言也就不会如同传销一样,上家带下家,而会使谣言止步于一个个上级,真事被广泛转发。

文/郑珂

责任编辑: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