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新人才,勇“创”中国梦!

2014-12-29 21:07:27 来源:临汾新闻网

鼓励年轻人创业,绝不仅仅在于缓解就业压力,而是培育创新精神,进而完成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型。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创业的不是太多,而是太少。

据人社部官员透露,这个群体的创业比例仅占1%左右。大学毕业生更热衷于寻求安稳的工作,这对创新型国家的建设是不利的。因此,需要打破这种过度求稳的就业格局,激发知识青年群体的活力。

为此,教育部于12月10日下发通知,就201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进行部署。通知要求各地各高校全面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和自主创业工作,加大对大学生自主创业资金支持力度,高校要建立弹性学制,允许在校学生休学创业。

“独生子女”温室里的花朵”“天之骄子”,当代的大学生几乎是集所有优越感于一身,就连苦都舍不得让多吃一点点,哪里还有创业的勇气?看看那人山人海的招聘会上,办公室、文秘等工作岗位前挤成一堆,业务员等岗位却无人问津。单位里也一样,稍微有一点点挑战性的工作都没人愿意接。

对比去年的《通知》发现,下发时间基本相同,但去年的通知是《关于做好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在主题上多了“创业”二字,这也是近年来教育部在此类例行通知中首次把“创业”放在了主题当中;在行文中,去年《通知》把创业放在第三部分:激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而今年则提升到第一部分:“全面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和自主创业工作”;从用词上看,全面推进”显然也比“激励”的份量加重了许多。

年轻是大学生最骄人的资本,有青春就该有冒险有激情。对他们的理想梦想,我们应该多鼓励,多为他们提供创业试水的条件,为他们提供实现的机会。无论是失败还是带给我们惊喜,都是实现人生价值。休学创业政策,可谓是送给青春的一份大礼,我们要用行动回报,而不是用安逸去阻挡梦想的路,给青春留遗憾。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允许大学生休学创业能很好改变以往被动就业的现象,改变旧的就业观。

同时有利于培养独立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动手能力和自主创造精神,为出社会独立打拼聚集能量,更好地适应社会变化。另外,还有利于培养个性化的孩子,有了弹性学制,有利于大学生自主灵活选择学业的进度和学习的方式。让我们为积极创业的大学生点个赞!(郑轲)

责任编辑:刘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