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讨薪,心酸话题何时休?

2015-01-27 08:56:32 来源:临汾新闻网

农民工讨薪的新闻屡见不鲜,这不是今年的第一例,却是最悲烈的一例。前几天,刚过完14岁生日的四川女孩袁梦从河北冀州一处楼盘17楼纵身而下,一个尚未绽放的年轻生命就此陨灭,她留给人间最后的一句话是:我要帮父母讨薪!”

袁梦悲愤的一跳,让麻木的人们大梦初醒。为什么讨薪总是在付出沉重代价之后才引起社会的足够重视?在法治社会,这个怪圈到了该终结的时候了、到了让法治政府出手的时候了。

讨薪问题成为“老大难”,与一些部门的“拖延症”有很大关系。明明可以把问题和矛盾化解在平时,却总是置之不理、一拖再拖,直到矛盾拖大、拖无可拖才去亡羊补牢。要想整治恶意欠薪,功夫还得下在平时,完善企业保证金制度,推进劳动用工实名制管理,加强日常性监察执法,为法治高压线通上高压电,重罚严惩违规用工的企业和包工头,是不是可以从源头上减少欠薪发生?把责任分解到平时,让法治途径成为日常选择,欠薪才不会再成为年关之殇。中央三令五申要求保障农民工权益,但一些地方官员就是充耳不闻,坐视农民工兄弟哀求无门,坐视极端案例发生,甚至淡定地放出一句“出了人命就好办了”。如此冷血之辈,有何资格坐享公共财政的供养?不过,的确是“出了人命就好办了”。据报道,袁梦坠亡之后,被拖欠的工程款很快就发放到位了,100多名农民工终于讨回了他们应得的工资。只是,这浸透着一个花季少女鲜血的艰辛讨薪路,既令人悲愤,更应引起社会的深刻反思。

人民需要安居乐业。医治讨薪伤痛,唯一的途径应该是用法治的力量彻底根除“欠钱赖账”的痼疾,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净化生活和劳动的环境。只有这样,袁梦们”才能安安心心在课堂读书,不至于跟随父母奔走在讨薪的路上。  李媛

责任编辑:柏东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