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性“的哥”丢了谁的脸

2015-01-29 21:48:54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一场飘飘洒洒的大雪,净化了空气,滋润了土地,同时也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诸多不便。于是,一个关于出租车表现的老话题又来了。

就在下雪前,临汾客运部门向媒体公布了将于2月1日出租运价涨价的消息,“从2014年入冬起,城市客运管理处就已结合多方看法,并经过收集乘客、企业、出租车经营户的意见,整理出两套运价调整方案,在经过市物价局召开听证会后,最终落实了此次提价方案。提价后,昼夜起步价都贵了一元钱”。

按说,车用天然气的价格的确涨了不少,出租车涨价也在情理之中。但是,作为城市的一张名片,出租车的管理水平是否也应该“水涨船高”呢?这的确是个问题。

眼下的这场大雪还真是暴露出不少问题。几天来,本报不断接到市民的举报电话,集中反映了出租车行业的几个共性问题。肆意拼车也就罢了,不打表也就罢了,你竟然还故意遮挡号牌,知法犯法;你竟然还漫天要价,态度蛮横。市民直呼:咱们的“的哥”太任性了!

几乎每次大雪都是对出租车行业的一次考验,但好似今年的情况更为恶劣。从鼓楼打车到金都花园,平时不到10元钱,这两天少了20元爱坐不坐;面对乘客质疑,“的哥”不是置之不理,便是故意找理由让乘客下车,更有甚者冷嘲热讽;关于举报,更是不屑一顾,根本不当一回事。以上种种遭遇相信很多人都经历过。

笔者曾特意实地体验了一下,在短短20分钟内,发现有意用雪遮挡号牌的出租车达20余辆次,起步开口要10元的有8辆。最后笔者乘坐一辆运鑫出租公司有意遮挡车牌的出租车从福利巷西口到鼓楼广场,平时5元钱硬要10元。笔者注意到,这些出租车全都是合法出租车公司的车辆,但在笔者心中,他们有着与黑车一样不纯的动机与恶念。

作为城市公共事业的一个特殊行业,理应在关键时期全力以赴,体现社会责任,而不是趁火打劫,扮演双面角色。出租车是城市的一张名片,“的哥”是文明的形象代言人,一举一动非同小可。如果我们都觉得心堵,那在外地游客心里岂不更糟?

任性的“的哥”丢了我们临汾人的脸,更难堪的是相关管理部门。任性“的哥”的背后是客运管理部门的不作为和少作为。屡屡上演、愈演愈烈的种种“怪相”便是对客运工作现状的真实写照。留在纸上的制度、挂在嘴边的口号,永远都只是表面文章。如果没有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没有立竿见影的治理效果,没有持之以恒的长效机制,没有公开得力的惩处体系,一切都是空谈。

别再这样任性了,拜托!(梁新红

责任编辑:王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