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网评:彩礼陋习何时休?

 

2015-03-09 09:42:09 来源:临汾新闻网

彩礼已经10万元起步,要有房有车无兄弟,父母健在。”近日,一名来自湖北襄阳农村的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在bbs上发了一篇《单身狗返乡记》,感叹娶媳妇越来越难,引来学子共鸣。(3月7日《长江日报》)一名男研究生的返乡调查将婚姻的“彩礼”问题再次成为热议对象。

从去年网络热炒的全国彩礼排行榜,到网民调侃的“彩礼超过8万面临处理”等,都集中反映了民众对彩礼负担的关注。

彩礼对一个即将参加工作的研究生来说,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婚姻问题了。正如,他在记录中所言:城市化飞速进程中,农村出来的大学生处境“最尴尬”。学历的贬值,知识的无力感压迫着这一类人。进城没基础,退回去也不可能,等待着他们的是长期在异乡城市的打拼和挣扎。

从学校刚毕业,他们没有任何经济基础,但是有些人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彩礼”自然成为眼前的第一坎。很多普通家庭为了高额彩礼,不得不借钱举债结婚,事业还没有起步,债务就已经重担在肩,一对新人的新生活先是从还债开始的。

还有一些女方家长其实也不是为了要彩礼,而是为了脸面上好看。按照地方多年习俗,都是由男方支付给女方一定的彩礼作为初定婚约,在原来经济不发达的时代,彩礼还不算太高,一些家庭还勉强能承受。可是,随着现代经济的飞速发展,每个地方都不同程度地受到这种习俗的影响。彩礼也五花八门。父母为了完成所谓的任务,给一些家庭带来沉重的生活压力,更是给婚姻增加了一定的风险。

这种给彩礼的风俗,不仅不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也给未来的生活 埋下了隐患。春节期间,笔者在我市某地就听闻当地的彩礼很高,但离婚率也很高,究其原因源自高额彩礼的经济负担就是主因之一。

而随着彩礼的增长,结婚花费也是水涨船高,比排场、比阔气,最后一算账傻了眼。纯洁美好的爱情变了味,传统习俗也变成了陋习。

作为现在的年轻人,本身生活负担就比较重,双方父母应该考虑长远,给孩子更好的生活基础,让婚姻成为他们打造美好生活的第一步,而不是有意设置门槛,让有情人及双方家长心中添堵。

说到底,既然是陋习就要改。公家部门改作风,咱老百姓也要改陋习、树新风。日前,我省明确表示将专项整治30项重点领域,其中就包括:整治陈规陋俗问题,重点整治婚丧嫁娶中的奢侈攀比、铺张浪费。(梁新红)

责任编辑:王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