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鼓干劲 乘胜前进 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圆满收官
本报评论员
好雨知时节。
伴着一场潇潇春雨,一张省政府批准永和、大宁、汾西退出贫困县的红头文件图片一夜传遍了朋友圈。
喜讯传来,在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两线作战的全市广大干部群众为之一振。
至此,我市5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5个省定贫困县全部退出贫困县。
公元2020年2月27日,这个标志着我市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胜利的特别时刻必将载入临汾史册!这个标志着告别绝对贫困的特殊日子也必将被临汾人民所铭记!
这是一份顶呱呱的“硬核”答卷。永和县贫困发生率降为0.53%;汾西县贫困发生率降为0.42%;大宁县贫困发生率降至0.4%;三县均大幅低于2%的退出标准。2019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永和县、大宁县、汾西县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9.7%)。包括贫困村退出率、农村低保入保率、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等指标均为100%。
三个贫困县的数据表明:临汾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胜利,临汾发展史由此翻开了崭新一页,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这是一份干出来的精彩答卷。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把脱贫攻坚摆到治国理政突出位置,提出“我们必须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向贫困发起总攻,确保到二O二O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我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十三五”期间的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咬定目标、尽锐出战,坚决攻克深度贫困堡垒。这些硬邦邦的数字体现出全市各级党委和政府把责任扛在肩上,下大气力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的显著效果。永和县强化党建引领,因地制宜施策,充分挖掘黄河风情、红色文化、绿色生态等资源禀赋,依托黄河乾坤湾、红军东征永和纪念馆等景区景点,积极探索“旅游+农家乐”“旅游+主题教育”等永和模式,凸显出各级各部门强化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统筹大扶贫格局的丰硕战果。大宁县改革创新赋权于民,探索出绿水青山转变为金山银山的9条有效实现途径,在提高贫困群众参与度和受益面方面,探寻物归原主、还权于民攻坚深度贫困新方法,确定了创建“有机大宁”的目标,全域有机夯实产业根基、巩固脱贫成果的长远格局,显现出贯彻精准脱贫方略,加强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的重要成果。汾西县紧扣“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精准扶贫目标,狠抓责任、政策、工作“三个落实”,精准施策、持续发力,全县脱贫攻坚取得扎实成效。
这是一份输不起的时代答卷。疫情是今年影响脱贫攻坚的最大因素,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前提。在落实落细疫情防控措施的基础上,我们要千方百计解决疫情给贫困地区生产生活造成的问题和困难,尽快解决扶贫项目开工复工、贫困群众务工、生产资料购买难和农产品销售难、贫困地区资金等问题,努力防止因疫返贫、因疫致贫,并做好因疫致贫返贫农户的帮扶工作,确保贫困群众基本生活不受影响,坚决筑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
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完胜之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之年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越到关键时候,越要绷紧弦、铆足劲。要持续巩固脱贫成果,有效防止返贫,不能停歇、不能松劲,更不能撤摊子、甩包袱;要紧密结合同步全面小康和乡村振兴,坚决做到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要建立脱贫攻坚长效机制,引入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到后续工作中来,实现政府、市场、社会互动,行业扶贫、专项扶贫、社会扶贫联动,助力刚脱贫地区强筋健骨,激发发展活力,让脱贫成果不仅得到群众的认可,更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虽比高飞雁,犹未及青云。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紧紧围绕省委“四为四高两同步”总体思路和要求,按照市委“一三四三”总体部署,凝心聚力,再鼓干劲,乘胜前进,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旺盛的干劲,不折不扣完成全年目标,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圆满收官。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