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网评:逾越寒冬 奔向春天

2020-04-04 09:20:29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春天,生机勃发,孕育希望。对于蓄势待发的临汾文旅而言,同样如此。

  近年来,我市立足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秀美的山水风光禀赋,文旅产业发展高歌猛进,融合发展势头良好。2019年,全市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60亿元,同比增长21%,连续10年保持20%以上的增长速度。文化旅游业已经成为我市的战略性支柱产业。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进入2020年春节前后,一场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出于疫情防控的整体需要,全市包括25家A级景区在内的景区全面关闭,诸多提前策划、造势的文旅活动戛然而止;全市旅行社全部暂停团队旅游组织、接待及代订等业务经营活动。真金白银的损失,旅游及文化、餐饮、酒店等相关行业受到的冲击显而易见。

  行业瞬间停摆促使了集体反思。反思使我们清醒地看到,我市文旅发展水平与旅游资源禀赋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比还存在一定不足,仍然面临着文旅融合发展不够深入、景区开发层次不够高、基础设施不够健全、文旅产业发展仍处在低端水平、管理服务不够优等许多亟待补齐的“短板”。反思也促使我们深刻地认识到,解决这些突出问题,就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坚持革故鼎新,着力推动全市文旅产业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从资源驱动和低水平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和高质量驱动转变,从供给不平衡不充分向供需平衡转变。

  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对经济转型升级的助推作用不言而喻。早在今年年初的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上,“力争文旅融合发展走在全省前列”就已被写进了全市工作思路。疫情期间,有关部门进一步研究制定了2020年文旅转型攻坚的六大举措,对今年的沿黄重点项目列出了清单、倒排了工期,制定了第二届大河文明旅游论坛活动方案和接待方案,修订完善了差异化的旅游奖励政策、优化了“三横三纵”六条精品线路,这些都为疫情过后全市文旅业快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月17日,《临汾市黄河板块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20-2030)纲要》经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我市沿黄七县文化旅游、生态农业的整体开发进入正式实施阶段;3月23日,全市推进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电视电话会议召开,会议规格之高实属罕见;3月27日,全面修订完善的《临汾市旅游差异化奖励办法》进行新闻发布,奖励额度、幅度、广度位居全省之首……蓝图绘就,正当扬帆破浪;任重道远,更须策马扬鞭。如此频密的利好消息,昭示着我市已全面吹响文旅融合发展的“冲锋号”,按下了项目建设的“快进键”,力争跑出旅游开发的“加速度”,开启文旅融合的“新征程”。

  道固远,笃行可至;事虽巨,坚为必成。当前,业界尤其需要坚定信心,振奋精神,铆足干劲,在有序推进复工复产的同时,用好旅游差异化奖励政策等惠民政策,帮助公众消除出行恐惧,恢复出游信心,刺激旅游消费,增加旅游企业收入,提振行业士气,让旅游业从重创中尽快复苏,进一步塑造临汾旅游形象。

  宏观上来说,全市上下要按照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一三四三”工作思路,立足文旅发展实际,以建设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统领,以筹办第二届大河文明论坛为牵引,从“供”“需”两端发力,在开展文旅领域创建活动、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举办大型文旅活动、提升旅游基础设施、完善政策机制、强化宣传营销“六大举措”上着力,持之以恒,久久为功。

  暮春时节,煦风暖阳,万木争荣。随着我市景区全部恢复开放,逾越了行业短暂停摆的寒冬,临汾文旅终将迎来一个阳光明媚的春天。(孙宗林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