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每年的两会,都会收到许多关于教育的提案。今年就有政协委员提议,加强对“准父母”的教育培训,从准备上岗的准父母抓起,让准妈妈准爸爸们有充分的“生”和“育”并重的思想准备。在社区举办家长课堂,建立家长教育指导工作室,面向适龄儿童家长,聘请第三方或者有教育经验的志愿者作为老师。针对准备入小学的家长开展相关课程教育,颁发“合格父母”上岗证随学生档案入学,同时在校内建设“家长学校”。这些提议一提出,便引发了网上热议,不少网友点赞:“持证上岗”太有必要了!
原以为为人父母是一个不需要持证就可以上岗的“工作”,但事实证明为人父母者如果缺乏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缺乏对家庭的责任和对孩子的爱心,缺乏必要的养护知识,会影响孩子的一生。更有父母自己不愿带孩子,孩子小时推给老人和保姆,长大了把孩子送到学校,责任全推给学校。如果孩子犯了错误,他们又把责任推给社会。这样的做法委实让人痛心,试问,家长的责任和义务岂能靠别人和社会来承担?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孩子们从牙牙学语就开始接受家庭教育,有什么样的家教,就会熏陶教育出什么样的孩子。家庭教育涉及很多方面,但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是如何做人的教育。古人常说,“养不教,父之过” “爱子,教之以义方”“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古人尚且如此,更何况现代家长。
因此,不管是在日常家庭生活中对孩子疏于陪伴、关心、监督,还是缺乏必要的养育常识,这些缺位现象本身就是一种错位,父母错把自己当成孩子成长的局外人,错将孩子成长责任和风险全然交由第三者,这都是不负责任的表现。父母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任老师、第一责任人,只有不断学习,掌握科学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才能“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呵护孩子健康成长,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郭璞)
责任编辑:畅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