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网评:切莫做“如此家长”

2021-03-10 09:28:08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临汾新闻网讯 今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有个相声火了,它的名字叫《如此家长》。

  一家6个大人,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为孩子顺利完成周末兴趣班课程,凌晨3点半就起床准备。孩子的衣服都是摞着穿的,从拉丁服、游泳衣到跆拳道袍等,都一股脑地给孩子穿上,方便上完一节课后,直接脱了去上另一节课。穿了这么多衣服的孩子,只能被抱着或扛着走出家门……这个相声讽刺了家长疯狂给孩子报培训班现象,引起了部分家长共鸣,惹得观众笑声一片,直呼“太真实了”。

  笑过之后是沉重的反思。孩子为何压力山大?是部分家长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方法出了问题。“望子成龙”是家长们朴素而真实的愿望,但抱着“为孩子好”“全面发展”的初衷,全家老小齐动员,非要让孩子学得比别人多、比别人好,把孩子的课余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却不考虑孩子的负担重不重、能不能承受得起,最后的结果大概率是拔苗助长、适得其反,损害孩子身心健康,甚至造成孩子厌学等问题。

  其实,家长这样做,不仅孩子累,自己也累。“不辅导作业母慈子孝,一辅导作业鸡飞狗跳。”便是当下家庭中最为常见、最让家长苦恼的一幕。这也造成了亲子关系的紧张,尤其是节假日期间,父母和孩子共处一室时,孩子的一言一行都在父母的监督之下,父母的焦虑情绪传染给了孩子,如果一不小心点着“导火索”,家庭气氛立马紧张起来。

  破解家庭教育缺位、错位和家庭教育方式失当的根本,在于引导家长变革教育理念,提高家庭教育素养,给孩子和自己“松绑”。家长必须明白的是,孩子的健康成长是第一位的,没有身心健康,分数也罢、才艺特长也罢,都将黯然失色。同时,优良的家风和科学的教育理念是孩子受益一生的礼物,把学生从校外补习中解放出来,把家长从送学陪学中解放出来,适度放手,让孩子和自己都有空间,才能真正实现家庭关系的和谐,促进下一代的健康成长。(郭璞)


     

责任编辑:畅任杰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