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着梦想 一路前行
——元旦献词
本报编辑部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历史翻开新的一页,2022年向我们款款走来。
驻足回望过去的2021年,荣耀与艰难交织,我们无惧风雨,收获满满;展望已经到来的2022年,希望与挑战并行,我们追逐梦想,勇往直前。
这一年,百年恰是风华正茂。我们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如期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新征程,“十四五”实现良好开局。
这一年,改革发展蹄疾步稳。我们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敢为人先的勇气、海纳百川的胸怀和赶考补考的姿态,推动改革创新,破解发展难题,全方位推动临汾高质量发展。“争先、进位、崛起”解放思想大讨论扎实推进,形成了敢闯敢干、争先发展的生动局面。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放管服”改革进一步深化,项目建设如火如荼,一批民生项目、富民工程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华翔集团、晋南钢铁屡创佳绩,“国”字号农业企业“再添新丁”。省校合作不断深化,“双千工程”加持赋能,形成人才引进“协同推进、整体成势”的良好局面。提质兴医喜结硕果,我市被确定为国家首批“卫生应急综合试验区”,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市人民医院胸外科获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市中心医院心脏外科“刘辉”团队连续三年手术数量、质量排名全省第一。
这一年,城市建设日新月异。我们坚定不移践行人民至上理念,下非常之功,用恒久之力,推进城市更新行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紫藤公园、水塔游园及一批口袋公园、街心公园高颜值亮相,成为市民休闲、健身的好去处;市区解放东路高架桥、体育街南延、中大街南延(五一西路-西赵路)等工程相继竣工通车,进一步完善了区域交通路网;临汾7路熊猫公交上线运营,成为市区一道移动风景线;鼓楼北街“临汾”文化墙变身网红“打卡地”……临汾城变得越来越靓、越来越美,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这一年,榜样力量催人奋进。无数奋斗者兢兢业业,无私奉献,用脚步丈量责任,用汗水诠释担当,写下无愧时代的答卷,为我们树立了榜样。用爱心和坚守服务乡亲的“摩托村医”贺星龙,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王红林、丁玉萍……全国优秀农民工申青林,全运会女子50米步枪金牌获得者苗婉茹……一个个平凡英雄的勤勉奋斗,汇聚成新时代昂扬奋进的磅礴力量。
这一年,平阳儿女和衷共济。众志成城、科学防疫,坚决守好“临汾阵地”。勠力同心、防洪救灾,倾力筑牢“生命堤坝”,一个个动人心弦的故事,创造了灾后重建的“临汾速度”。
作别2021,步履匆匆,应当铭记。让我们不忘昨天的苦难辉煌,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
拥抱2022,不忘来路,勇毅前行。新的一年,新的开始。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省市党代会精神,围绕省委赋予我市“建设黄河流域绿色崛起转型样板城市、打造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中心城市”的新定位、新部署、新要求,大力实施“1355”战略,凝心聚力实干、奋力争先崛起,在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中走在全省第一方阵,努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临汾篇章,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2022,让我们追望大道,求索不息,矢志奋斗,始终不渝……
2022,让我们主动迎风,奋勇破浪,向着梦想,一路前行……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