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网评:聚焦目标任务 扭住重点关键 全力做好两个方面十项具体工作——五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2023-02-04 09:38:54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也是我市从全力蓄势向全面成势加快转变的奋进之年,做好全市经济工作意义重大。落实市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的八个方面重点工作、市县“5+17”重大任务以及“十大行动”,今年要重点做好两个方面十项具体工作。

  在经济运行和经济活动方面,重点做好六项工作:一是在区域协同发展上实现新突破,着力破解县(市、区)之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要狠抓板块经济,沿汾板块围绕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要素链、政策链“五链”耦合,突出“两极带动、整体提升”;沿黄板块重点抓好天然气增储上产、农旅结合和文旅融合、特色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三个层面工作;沿太岳板块持续提升焦化产业规模和技术装备、环保设施水平,积极发展新能源新材料新产品,加快焦化副产品延伸产业链条。要狠抓县域经济,突出产业、人口两个重点,把产业做大做强,持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通过发展板块经济和县域经济,不断增强各类要素集聚力,形成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二是在推动现代产业体系构建上取得新突破。新型工业方面重点抓好传统产业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新能源产业发展三件事,让临汾工业长板更长、优势更优。现代农业方面重点抓好稳粮食保耕地、“临汾优选”、农业龙头企业培育、智慧农业、农村集体经济壮大提质等工作,推动全市农业向高质高效高端迈进。服务业方面着力抓好促消费和现代服务业发展,力争服务业成为全市经济增长的重要拉动力。三是在推动经济抓手作用发挥上取得新突破。要把项目建设、市场主体、特色专业镇、民营经济等作为经济工作的重要抓手,紧抓不放、抓牢抓实。四是在推动开发区(产业集聚区)建设和招商引资上取得新突破。各开发区、产业集聚区要真正发挥主阵地、主战场、主引擎作用,建好园区,抓好招商。要打造开发区建设“升级版”,坚持“以道路定框架”“以亩产论英雄”“以项目破机制”,全年全市开发区(产业集聚区)项目总投资不少于1000亿元,落地项目占到全市的2/3以上。要打好招商引资“组合拳”,坚持领导带头,开展精准招商,强化绩效考核,促进更多项目签约、落地、投产、达效。五是在推动数字经济发展上取得新突破。抢抓发展数字经济的“风口”,统筹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据价值化、治理数字化,以智慧、数字、算法为一二三产赋能。要夯实数字基础、全域数智赋能、创新数智治理,加快构建以人为本、惠民服务、安全可靠的治理数字化发展格局。六是在推动文旅融合发展上取得新突破。沿黄板块突出黄河风情游,加快壶口、云丘山、乾坤湾3个核心景区项目建设,持续打造黄河文化这一世界级IP;沿汾板块突出根祖文化游,用好“全球华人老家”金字招牌,不断丰富旅游线路、增强游客体验感,特别要围绕市区城市文化主轴主脉,实施古城公园城墙、铁佛寺片区修缮保护和关帝庙文旅综合区等项目,高标准改造提升民宿、茶吧、书吧、咖啡吧,吸引游客在临汾快进慢游深体验;沿太岳板块突出研学康养红色游,加快实施霍山云顶小镇、太岳革命根据地旧址保护等项目,打造文旅产业新的增长点。同时,要加快打造“博物馆之城”,持续推出临汾文旅主题系列宣传片,深化“回家·悦生活”旅游服务标准建设。

  在保障经济运行和经济活动方面,重点做好四项工作:一是在优化营商环境上再加力。要深化“放管服”改革,继续推行“标准地+承诺制”“要素跟着项目走”“领办+代办+专办+一网通办”机制,坚持“解难题、理旧账、清欠款”,切实解决企业发展难题,以营商环境的整体优化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保障。二是在全面推进改革创新上再加力。要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大力推进市场化改革,增强市场意识、放宽市场准入、遵守市场规则,统筹推进农业农村、财税、金融、基层社会治理等领域改革取得新突破。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坚持用好“市长创新奖”,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推动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上水平,推广华翔“双创”经验,推进襄汾中升、侯马建邦、翼城春雷、曲沃通才等企业中试基地建设,以省校共建“12大基地”为契机,深化“双千工程”、落实市人才新政17条。要持续扩大对外开放,拓展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功能,实施侯马方略物流保税中心大宗商品物流集散商贸基地、洪洞龙马智能综合物流园等项目,发挥华翔、华德、鸿晋等骨干企业带动作用,支持更多中小企业发展跨境电商、参与对外贸易。三是在加强城市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上再加力。城市建设方面突出高品质城市建设和高品质城市生活“内外兼修”,重点今年推进快速交通体系类、城市路网完善类、城市更新和棚户区改造类、靓城提质类等53个住建、城管项目,推动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畅通交通路网、贯通水网、优化电网,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四是在做好底线性工作上再加力。安全生产方面加强顶层设计,着力构建穿透式的责任管理体系,不断完善长牙的全过程监管惩处问责办法,切实形成遵章守规的良好行为习惯,全面提升本质安全水平。生态环保方面,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狠抓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推动全市生态环境质量实现整体改善,同时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临汾行动,推进用能权、碳排放权市场化交易,持续提升碳汇能力。重大风险防范方面,强化政府债务风险预警、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底线,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强化信访“控新治旧攻坚”,为高质量发展创造稳定环境。民生保障方面,全力实施市区中小学、幼儿园优化布局“2023-2025”三年行动计划,加快推进国家级“卫生应急综合实验区”、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市区“15分钟就医圈”建设,发挥“临汾技工”品牌效应,做好城镇就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

  蓝图已经绘就,号角也已吹响。全市各级各部门要拿出“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精气神,抓好两个方面十项具体工作的落实,坚持学经济、懂经济、研究经济、发展经济,坚持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坚持攻坚克难、真抓实干、强化落实、推动工作,不断开创临汾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本报评论员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