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万物竞发。2月22日,我市在洪洞经济技术开发区,以视频连线方式与全省同步举行开发区2023年第一次“三个一批”活动,以“开年就开跑、起步即冲刺”的姿态,向全社会释放出大抓项目、大抓转型、大抓发展的强烈信号,必将进一步动员各级各部门振奋精神状态、提振发展信心,以项目建设牵引带动全年经济社会发展开好局、起好步。
项目建设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引擎”和“硬支撑”,是稳预期、强信心、优质量、快发展的“主抓手”。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项目建设,本次活动共“签约一批”项目26个,总投资107.19亿元;“开工一批”项目19个,总投资32.86亿元;“投产一批”项目23个,总投资63.97亿元,充分展现了企业家对临汾发展的充足信心和携手并进、合作共赢的坚定决心,也充分展现了全市上下千方百计谋发展、集中精力抓项目的昂扬斗志。这些项目领域广、产业结构优,链核硬、引领作用强,质量高、支撑能力强,涉及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材料、现代农业及农产品加工等多个产业领域,项目的建成投产,将为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能。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也是我市奋力争先进位崛起的攻坚之年,抓好项目建设、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全市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树牢项目第一支撑的鲜明导向,扎实开展“项目建设年”活动,认真抓好市政府“三个文件”特别是“冬季行动”的贯彻落实,以时不我待的精神状态把项目建设抓紧抓好、抓出成效,全力推动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稳中快进,实现质的稳步提升和量的快速增长,以高质量项目建设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要大力开展营商环境创优行动。良好的营商环境和优质的服务是项目建设的重要保障,哪里环境好,企业和项目就往哪里走。要围绕“三无”“三可”要求,着力优化法治、政务、信用、人文环境,强化“店小二”意识,切实把企业的事当做自己的事,真正为企业提供全天候、全方位、全流程的优质服务。要落实好“标准地+承诺制”“要素跟着项目走”“领办+代办+专办+一网通办”机制,确保一般工业项目全承诺无审批、拿地即开工。要坚持“解难题、理旧账、清欠款”,切实解决企业发展难题,以营商环境的整体优化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保障。
要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创新行动。招商引资是经济工作的“生命线”,更是项目建设的源头活水。要坚持领导带头,各级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要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第一要事”来抓,既“挂帅”又“出征”,“走出去”“引进来”,主动谈项目、带头引资金,做到重大招商活动亲自参加、重要客商亲自接洽。要创新招商方式,用好比较优势,灵活采取以商招商、以链招商、以区招商、以情招商、以县招商等多种方式,开展精准招商,不断提高项目招引的精准率和成功率。要坚持全民动员,严格兑现招商奖惩,强化绩效考核,形成人人招商、全员招商的浓厚氛围。
要大力开展开发区建设提速行动。开发区作为项目主要承载地,发展大有可为,必须大有作为。要坚持“以道路定框架”“以亩产论英雄”“以项目破机制”,把完善道路路网和相关配套设施作为工作重点,进一步拉大园区框架,提升园区九通一平、景观绿化等水平,加快标准地、标准化厂房供给,滚动推进开发区“三个一批”活动,在产业项目推进过程中,不断破除机制壁垒,重塑审批流程,做到“区内事、区内办”“拿地即开工”,全力打造开发区建设“升级版”,真正发挥主阵地、主战场、主引擎作用。
抓好今天的项目,就是播下明天的希望。战鼓擂响,号角争鸣。全市上下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增强“开年就开跑”的使命感,拿出“起步即冲刺”的精气神,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围绕项目干,持续掀起项目建设高潮,以项目建设“开门红”确保经济发展“全年红”,奋力开创全市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本报评论员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