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网评:让法治文化深入人心

2023-12-06 09:37:49 来源:临汾新闻网  

  12月4日,我们迎来了第十个国家宪法日。同时,12月1日至7日是第六个“宪法宣传周”,今年的主题是“大力弘扬宪法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灵魂,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重要支撑,也是宪法精神得以扎根生长的土壤。我们一定要厚植法治文化土壤,让法治精神得以落地生长、根深叶茂!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要大力弘扬宪法精神。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各种制度和法律法规的总依据,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宪法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一个人从出生到生命终结,宪法始终守护在身边。宪法的根基在于人民发自内心的拥护,宪法的伟力在于人民出自真诚的信仰。要从宪法教育、法律宣传、法治理念的深入人心等方面入手,培养公民的法治观念,促使法律意识深入到社会的各个角落,使广大人民群众真正认识到宪法不仅是全体公民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而且是保障公民权利的法律武器,让宪法实施真正成为全体人民的自觉行动。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要赓续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法治文化。我市拥有得天独厚的法治文化资源,中国司法鼻祖皋陶出生地在洪洞,华夏司法博物馆也坐落在我市,为我市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我们要传承中华法系的优秀思想和理念,挖掘民为邦本、礼法并用、以和为贵、明德慎罚、执法如山等中华传统法律文化精华,根据时代精神要求加以转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推动社会主义法治文化蓬勃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要精心打造普法阵地。法治文化阵地是国家宪法法律教育的重要场所,依托法治文化阵地可以促进公民提升对宪法法律的认知、认同和尊重,使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入脑入心。同时要积极开展宪法进农村、宪法进社区、宪法进校园、宪法进机关、宪法进企业、宪法进军营、宪法进网络等特色鲜明的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让宪法法律元素融入人民群众日常生活。要将法治文化与当地传统文化、特色工作有机结合,与城乡建设相协调,将有形的法律条文变成无形的文化熏陶,让法治接地气、润民心,形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社会氛围。

  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公民形成对法治的内心认同并自觉践行。只要我们坚持用法治文化浸润心田、滋养社会,就会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起法治信仰、法治意识、法治观念、法治思维,必将为全面依法治国提供强大精神动力!(李永军


     

责任编辑:畅任杰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