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事关未来发展大局,谁抢占先机,谁就能赢得未来。数字时代的到来,让临汾有机会与发达地区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数字赋能,作为“后发地区赶上先进发达地区的通道”,是临汾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新机遇实施产业变革、加快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
站位高、谋划早。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临汾因煤而兴,也因煤而困,过去十多年一直在产业转型之路上艰难求索,期盼找到新的路径“重塑大市荣光,再造临汾辉煌”。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发展数字经济,将其上升为国家战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的时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临汾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敏锐认识到加快推进产业数字化、以数字技术赋能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传统产业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的重要意义,在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把推动数字赋能作为今后五年的主要工作任务之一。去年市委五届六次全会进一步明确把产业转型作为临汾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提质提速的核心任务,对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所涉及的物力、人力、财力、平台和体制机制等进行了系统规划。市委书记李云峰今年的第一次调研,继续沿着去年履新后首次调研路线,再次把数字赋能确定为调研主题之一,进一步释放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发展数字经济的强烈信号,表明了抢抓机遇、以数字赋能发力“新赛道”、跑出临汾高质量发展“加速度”的信心决心。我们要深刻领会调研精神,提高认识、抢抓机遇,主动拥抱数字时代,在“数字临汾”建设上真行动、快行动,以数智为经济赋能,加快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提质提速的新质生产力。
措施实、行动快。数字技术迭代迅速,发展机遇稍纵即逝,谁能早布局、早行动,谁就能赢得更大的主动。市委、市政府思之深、行之笃,敏锐捕捉时代机遇,超前布局数字产业。抢占数实融合制高点,在全省率先出台《工业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计划》。夯实“数字底座”,建成并开通9000多个5G基站,布局城市中枢系统、“数字驾驶舱”建设,完善数字产业配套基础设施,不断拓展数字经济发展空间。建设“信创高地”,依托尧都云商产业园、临汾经济开发区数字产业园,招引百度、网易、360、阿里云、字节跳动等数字龙头企业在临汾落地项目,形成“起跳平台”、发挥示范引领。一体打造基础标杆、产业标杆、企业标杆,培育华翔集团5G智慧工厂等省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22家,创建一批“灯塔工厂”,让“上云、用数、赋智”成为临汾企业发展新方向。坚持系统思维,科学应对数字时代人力需求从“量”向“质”的转变,以城市“双品质”建设打造高端人才创新创业“热土”,推进全省首所电子科技类公办本科院校山西电子科技学院在临汾设立,全方位构建数字经济人才支撑体系。两年来,临汾以全局观念、超前思维做好顶层设计,通过大力招商引资、落地未来产业,数字经济在平阳大地蓬勃兴起。历史的机遇只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在新的起点上,我们要同市委、市政府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在数字赋能上开创更大的场面,实现临汾在新的赛道上与先进发达地区“跟跑”“并跑”。
赋能全,成效大。思者常新,恒者行远。临汾不断深化对数字经济的规律性认识,坚持推动全领域、全行业、全产业链向数字企业开放,用数字赋能重塑产业体系、再造竞争优势。一产方面大力发展智慧梨果、智慧菜谷等特色产业,创建曲沃、隰县2个智慧农业示范县,打造了“智慧农业”临汾样板;二产方面大力推进产业数字化,启动实施了中煤王家岭智慧矿山、永鑫集团智慧焦化、晋南钢铁“一键炼焦”“一键炼钢”等一批智能项目,为传统优势产业插上了“数字翅膀”;三产方面大力拓展智慧文旅、智慧医疗、智慧交通、智慧社区等场景应用,让群众“云”享生活,推动市域治理迈向智慧时代。去年5月,全省的“5G+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现场会在临汾举行;10月,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签署《推进数字经济发展战略合作协议》,加快推进智慧矿山建设。临汾在数字经济新蓝海中借“数”腾飞、聚“智”而为,为全省数字经济发展推出了“临汾方案”、提供了“临汾样板”、贡献了“临汾力量”。实践证明,数字赋能是临汾传统产业提质升级的重要支点,更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引擎。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临汾基础扎实、前景广阔。我们要进一步坚定信心,敢作敢为,以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主线,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数字经济治理体系,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以更大勇气在“没有先例”的领域先行先试、在“普遍在做”的领域做的更好,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提质提速凝聚起磅礴力量。
本报评论员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