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经济的暖流不断涌动,发展的脉搏愈发强劲。统筹发展和安全,确保在安全生产前提下,推动企业快速复工复产,进而实现各项工作“开门稳”“开门红”,成为全市人民的共同心愿。
新年新气象,新年开新局。在前不久召开的市两会指出,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提质提速,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着力加强科技创新,不断深化全方位转型,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切实增强经济活力、防范化解风险、改善社会预期,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努力成为高质量发展全面提质提速的领跑者,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临汾篇章。
保障复工复产安全,任务尤其艰巨。春节过后,全市各地展现“开年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的新姿态,存量政策、增量政策同向发力,经济社会风险点增多,安全生产面临的风险挑战极为严峻。发展是安全的基础,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复工复产过程中尤须坚持这一理念、站稳这一立场。稳预期、强信心、促发展,各项工作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必须学会“十个指头弹钢琴”。快速推进复工复产,各级党政领导要在多重约束下力求最优解,各相关部门要强化系统观念、守正创新,企业要着眼长远、克服短期利益冲动,在多重目标中寻求动态平衡,不走弯路岔路,避免乱花迷眼,坚决守牢安全底线。
保障复工复产安全,重在措施落实。要层层压实安全生产的党政领导责任、部门监管责任、企业主体责任。要坚持问题导向,针对当前生产经营活动可能带来的新情况新挑战新风险,加强风险研判和提示。要狠抓“31条安全管理硬措施”落实,全面开展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深入一线、深入企业,在指导企业复工复产上做到用心、用力、用情,积极帮助企业树立信心,激发企业的自身动力活力,为企业提供更加周到细致的服务。要加强对煤矿、非煤矿山、冶金工贸、建筑、道路运输、旅游等行业的督导检查,督促企业深刻吸取事故教训、举一反三,强化日常安全管理和风险辨识,健全操作规程,加强安全培训和应急演练,将安全生产贯穿于复工复产各环节各岗位,严防各类事故发生。
复工就是稳就业,复产就是稳经济。保障复工复产安全,是一场大仗,更是一场硬仗。防风险、保安全,靠的是咬紧牙关、迎难而上,看的是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只要我们安而不忘危、治而不忘乱,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就一定能有力应对前进道路上的一切风险挑战,在高质量发展新赛道上乘风破浪、行稳致远。(孙哲峰)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