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网评:共建共筑清朗网络环境

2024-10-30 08:47:07 来源:临汾新闻网  

  在互联网时代,网络空间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网络发展,一些网络平台出现了网络语言文字不规范、不文明使用现象。近日,中央网信办与教育部联合开展“清朗·规范网络语言文字使用”专项行动,这一举措为净化网络语言、塑造健康育人环境提供了有力保障。

  语言文字是文化传承的基石,是民族精神的体现。网络语言文字借助社交媒体迅速传播,某种程度上丰富了我们的词语表达。然而,当前网络平台上存在的歪曲音、形、义,编造网络“黑话烂梗”,滥用隐晦表达甚至低俗、暴力等不规范现象,不仅破坏了语言的规范性和美感,更对未成年人价值观形成和道德认知构成不可预估的负面影响。整治网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不规范使用乱象,塑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网络环境和育人生态,需要多管齐下、多方发力。

  协同监管,持续推动整治。相关主管部门应加大对网络平台的监管力度,做到常态化和综合化。同时,健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违法违规内容的查处力度,形成有效的法律震慑。互联网平台作为服务提供者,应自觉承担社会责任,主动抵制和清理不规范语言文字,加强内容审核把关,营造良好网络语言氛围。

  有效引导,加大宣传教育。相关宣传部门可以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广泛开展网络文明用语宣传教育,特别是针对未成年人群体,设计符合其认知特点的宣传资料和活动形式,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网络语言观念。教育部门应积极指导监督学校将语言文字教育纳入课程体系,开展语言文字教育活动,提升未成年人网络素养。

  携手努力,守护网络“蓝天”。网络语言文字是时代的产物,规范文字使用需要全社会携手努力,此次“清朗·规范网络语言文字使用”专项行动是一次契机,有助于促进网络语言文字规范工作的深入开展。我们呼吁包括未成年人在内的广大网民积极参与其中,从自身做起,强化自我约束,自觉遵守网络文明规范,做清朗网络空间的守护者,用文明、理性、健康的语言文字为网络环境清朗贡献应有的力量。(克斌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