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头潜鸭、黑鹳、鸬鹚、雕鸮、灰鹤……近年来,我省生态质量监测不断发现汾河临汾段珍稀野生动物分布新记录,众多珍稀濒危物种在平阳大地上逐渐“复苏”。今年5月22日是第25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主题为“万物共生 和美永续”。我市各地举办的科学普及、志愿服务、司法保护宣传等活动精彩纷呈,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凝聚了更多共识。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关乎每一个物种、每一个生态系统的健康与稳定。近年来,我市统筹开展污染防治、生态修复、绿色低碳发展,一体推进“治山、治水、治气、治城”,持续加强海绵城市和公园城市建设,以及城市生物多样性绿色廊道建设,构建可持续的城市生态系统,通过有效利用城市闲置边角地优化布局空间,增加绿地与多样化植被改善生态环境,为生物营造栖息地,不断提升人们的生活环境质量和幸福感,构建起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基底。
如今,我们的生态环境持续向好,但也要看到生物多样性保护仍面临诸多挑战。有效扭转生物多样性丧失,为万物谋和谐是一项任重道远的事业,必须同心协力,抓紧行动。
保护生物多样性,要坚持统筹规划、靶向施策。从政府的角度来说,应把握好保护的全面性、系统性和相关性,不断增强生物多样性治理能力,将生物多样性保护理念融入生态文明建设全过程。一方面应把生物多样性保护纳入各地区、各领域中长期规划,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加大执法监督力度,压实保护责任,提高保护成效。另一方面,要协同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不断完善生态补偿机制以及野生动物致害补偿机制,实现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良性循环。
保护生物多样性,要加强宣传教育、营造良好氛围。了解是保护的前提,让保护生物多样性成为公民自觉行动,应进一步提高社会各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自觉性和参与度,还需进一步健全生物多样性保护公众参与机制,积极发挥相关部门和志愿者作用,聚焦定点人群,常态开展主题宣传,为全社会了解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营造良好氛围。
生物多样性与每个人休戚相关,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人类自身。生物多样性不仅构成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更是我们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必要手段。让我们以此为契机,凝聚起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共识,尊重自然,敬畏自然,共同努力,携手前行,共同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未来。(克 斌)
责任编辑:畅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