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金融危机影响,很多“龙哥龙妹”节后没能像往年那样“走天下”。统计显示,全国有2500万农民面临就业压力。可喜的是,越来越多的农民走进免费职业技能培训课堂。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日前拿出3000万元专项补助资金,用于返乡农民工的技能培训和就业服务;河南省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的补贴标准,由2007年的人均466.9元提高至500元;到2010年年底,湖南省计划免费培训2万名农民工,促进10万名返乡和失业农民工实现就业和自主创业……
城市就业的门槛抬高了,有一技之长才能有机会稳定就业——金融危机让农民兄弟们对“职业技能”有了新认识,“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各级政府部门的优惠政策,正是想农民之所想,急农民之所急。
对农民职业技能培训除了加大投入、提标扩面外,还有没有其他需要开动脑筋的地方呢?
以往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目标,是把农民从农村向城市、从欠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甚至是国外转移,专业也更多是“外向型”考虑。当前,则应该多些“内向型”思维,也就是结合当地产业结构现状和调整升级目标,有针对性地培训农民,并引导其实现就地转移。以五大连池市为例,当地属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且近年旅游市场升温,培训机构近来就有针对性地开设了“餐饮服务”、“导游”、“苏绣”等专业,如此“向内走”自然前景可期。
毫无疑问,现代农业生产必然要走规模化、产业化、专业化经营之路,从普通农户到家庭农场,从个体经营到企业经营,农民最缺的是创业能力,最需要的是创业培训。但目前创业培训能力薄弱也是明显的,仅培训教师欠缺问题就很突出。比如,黑龙江全省创业培训师仅200多人,有的县一个还没轮上。尽快补足这些短板,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的“池子”才能养出“大鱼”。
大块的培训资金,也需要有效的监督管理和跟踪问效。以往,有的地方培训资金被相关部门“揩油”截留、培训机构造假“吃空饷”、监管机构“有想法,没办法”等情况并不鲜见,当下更值得警惕。为此,河北省日前试点引入审计师事务所等第三方监督,类似探索值得肯定。管好这些项目,不但事关农民切身利益,更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大意不得。
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只是我们应对当前农民工就业压力的招数之一。磨刀不误砍柴工,抓住当下培训农民工、提升农民工素质的有利契机,促进劳务产业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我们就能变被动为主动,开拓“三农”工作的新局面。(曹红涛)
来源:人民网
【责任编辑: 贾亮】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
上一篇: 王瑛:巴山红叶的品格
下一篇: 学客正沦为掮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