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周之争背后的真实民意

2009-03-31 10:38:00 来源:临汾新闻网


 国办回应的意图很明显,即维护中央有关政策的权威性和连续性。但是,国办也仅仅是对个别地方政府的有关做法作出回应,却并没有对黄金周之争背后的有关民意作出回应。
 广东等地方酝酿的五一黄金周方案是否回应了民意诉求呢?表面上看似乎是。
 有关网络调查显示,90%以上的网民赞同恢复五一长假。但这未必就是真实民意,而只是公众在法定休闲权利得不到充分保障之下的一种无奈选择。而真正的民意是,让已有的休闲权利能得到充分保障,同时希望休闲权利能进一步提高。
 因此,与其说广东省的黄金周方案顺应和符合了民意,不如说是利用和驾驭了民意。当然,地方政府要完全回应真实的 民意诉求,恐怕也无能为力。
 实际上,这样的民意已经有坚实的现实基础。因为归根结底,民众休闲权利的提高与一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是相辅相成、水涨船高的。用经济学语言来讲,相当部分公民已经到了想要追求更多休闲权利的临界点。在这个临界点以下,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即随着可支配收入的提高,休闲的时间变得越来越昂贵,于是人们更多地选择工作而放弃休闲;但是在这个临界点以上,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即随着收入的提高,人们已经不再为衣食所忧,越来越愿意选择更多的休闲,追求更高质量的生活。
 因为法定的休闲权利尚且得不到充分保障,这样的民意诉求似乎就羞于启齿:为什么不可以有更多的假日和更多的休闲权呢?为什么一定要在捉襟见肘的放假天数这个“螺 蛳壳”里做“黄金周”的道场?为什么就不能做大公民休闲权利的蛋糕,让公民享受到更多的社会福利和发展成果?当然对农民工等群体来说,他们连既有的休闲权利都得不到保障,遑论更多。
 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能拼命工作保住饭碗就不容易,追求更多休闲成为一种奢望。
 这要求政府一方面通过监管改善他们的工作环境,保障他们的休闲权;另一方面,则要在社会保障、公共服务方面尽到更多的公共责任,以奠定他们追求更多休闲权利的基础。

来源:临汾日报

 

  【责任编辑: 邱睿】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