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就业、后择业”成共识摈弃昔日的“精英”意识,用一颗平常心去参与就业选择和竞争。先走进普通工作岗位,从而在普通的工作岗位上发现和寻找机会,进而从普通劳动者成长为社会精英。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这种思想已被大部分大学毕业生所认可。
“作为一个应届毕业生,刚准备踏入社会,能找到好工作必然是好事,在没有选择的情况下,解决自身基本生活问题是当务之急。”山西师范大学的应届毕业生小高告诉记者。他认为,现在大学生的优势环境越来越少,毕业生应该放低架子,从一般岗位开始做起。
刘峰是石家庄经济学院2007届毕业生,他毕业后在一家食品公司当业务员,现在被公司派来临汾负责产品推广。他对小高的想法表示非常赞同,“我觉得找工作不难,难的是找到好工作,但是找到好工作是需要以积累一定经验为前提的。几年的实践中,我可以积累一定的营销经验,相信以后一定能够找到一个更好的工作。”据了解,像刘峰这样,暂时在一些普通的工作岗位,但对工作充满信心的大学生不在少数。在选择岗位和去向方面,我市许多大学生纷纷表示要求不会太高。
薪金期望值有所降低近日,记者从市人才市场举办的招聘会上了解到,很多应届大学毕业生主动放低了薪金要求。
“往年师兄们找工作比较理想的月薪一般在1500元左右。现在能找到每月1000元左右的工作,能养活自己,我就很满足了。”山西师范大学的应届毕业生李承鹏对记者坦言。相对大学本科学历的毕业生,许多大专、中专毕业生的想法更为现实,可幻外事学院英语专业的尉婷婷说:“临汾企业招外语专业的人很少,我们班很少有人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所以我现在已经放低了心态,工资方面每月800元就可以接受,慢慢来嘛。”一家装饰公司的招聘负责人对记者说,以前大学生大都比较浮躁,不了解自己的真实实力,在应聘的时候比较盲目,现在感觉这些大学生们踏实多了,不再过度看重工资待遇了,他们开始更多地关注招聘单位提供的成长空间和发展机遇。
肯去基层不怕吃苦记者在与山西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外语学院、文理学院一些应届毕业生谈论就业意向之后发现:大学生中不怕吃苦愿意下基层的人越来越多了。
文理学院的米海菲告诉记者,她周围的很多同学都在准备大学生村官考试,一个宿舍甚至有三四个人,下基层对他们来说已经成了就业的重要选择之一。
来源:
【责任编辑: 付基恒】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