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医疗卫生事业的中枢,公立医院近些年来在运行中掺杂了越来越多的模糊元素。大处方”、过度服务、滥用检查等现象的存在,使大部分医疗机构变得越来越急功近利。
以上述两家医院的阑尾炎常规手术为例,年度收入7亿元的医院平均费用一个为1580元,患者平均住院天数8.5天;年度收入19亿元的医院为3000元至4000元,患者平均住院天数为13至14天。
对于同类常规手术,三级甲等医院付出的成本相差无几,为什么平均收费却大不一样?医院收费透明度低、信息不对称是重要原因之一。采取什么样的治疗方案,使用什么样的药品,医院掌握着主动权和话语权,而患者和家属真正“说了算”的地方并不多。如果医院在增加收入上动了“歪主意”,患者往往很难找到破绽,即使花了冤枉钱也很难找到有力证据。
如何防止医疗机构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价值取向呢?仅有国家投入巨资就能使医疗卫生事业回归公益化本色吗?显然不能。要减少国民对健康成本的烦恼和担忧,看来还有很多工作要做。首先,作为医疗机构自身,除了不断提高业务本领、提供更可靠的服务,还应当千方百计提高管理水平,在压缩医疗成本上切实算一算“良心账”。(新华社记者 范迎春)
来源:临汾日报
【责任编辑: 贾亮】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
上一篇: 关注农村孩子的“大学困境”
下一篇: 小事也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