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对中职学校的办学该往何处去的一声追问,这是对当前技术工人社会地位为何如此低下的追问。
现在,跳槽和换工作本是一件平常事。但中职生元明工种的频繁变动与不安定感相伴,在社会的坐标上,始终没有找到自己的人生定位。元明的跳槽已经超出了正常跳槽的范畴,这些中职生已经在就业市场上成了“无头苍蝇”,四处乱撞。
为何中职生的处境还不如农民工?
可以说,元明的困惑和遭遇与自己在中职学校接受的教育有很大关系,文章中元明提到,在学校,“证书得来全不费工夫”。一所学校首先给学生的应该是正规的教育,如果学历只是塑料的,那么学生又如何能尊重自己,又如何在求职的时候建立自信心?
目前,被贴上“应用型”标签的中职生由于动手能力强,似乎成了人才市场的“香饽饽”,很多地方和学校都宣传自己的就业率达到了百分之九十几。然而,中职就业率表面很高,而中职生在就业的过程中却遍体鳞伤。
中职教育到底应该给学生什么,中职生又靠何长久立身于社会,正是此文引发我们的思考的问题。(中国青年报 梁国胜)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 贾亮】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
上一篇: 对公务员买房优惠的另类解读
下一篇: 用好挂职干部应完善制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