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败短命

2009-05-12 15:21:00 来源:临汾新闻网

《遵生八笺》中写道:患生于多欲,祸生于多贪”。为官者“忘义取利”、乘权纵横”、以私乱公”,其结果只能是“多行不义必自毖”。有关资料和现实生活表明,腐败的官员绝大多数都活不长。
 巴西名医马丁斯调查了583名贪官和583名廉洁官员。10年随访研究的结果是:贪官60%以上的人生病或死亡;而廉洁的官员患病率只有16%。另有人曾对16名腐败官员做跟踪调查,当时他们平均年龄41岁,10年后,16人中15人得病,病死的有6人。
 纵欲无度,沉溺于灯红酒绿是腐败分子的一个共同特点。媒体报道,有90%以上的贪官都有“包二奶”。在一个贫困县城里揭露出来的一个贪官,竟有十几个情人。这些人大多是夜总会的贵宾。一个叫刘瓜黑的科级干部,经常泡夜总会,会包二奶,深夜不归。当其妻发现后,二人吵闹半夜,在家气绝身亡。有一个镇党委书记,被几个行贿者宴请,5个半小时喝了八瓶白酒后,猝 死在宴席桌下。
 腐败分子短命的根本原因是他们心理上步入了“自我精神折磨”的藩蓠。在古代就有这样的事例:如汉哀帝时,佞臣董贤将朝廷税收上来的大量财物私赠亲友“流闻四方,皆怨恨之”,在“千人所指”的一片怨恨声中,董贤不得不自杀身亡。民航贪污犯易芳,两年内贪污人民币200多万元,她一方面大肆挥霍,尽情享受,另一方面却极为恐慌,寝食不安。在处决前,年仅28岁,头发却脱落大半,一副病态早衰样。《人生长寿法》中说:一切不利的影响中,最能使人短命夭亡的,莫过于不好的情绪和恶劣的心境”。心理压力是百病之源,76%的疾病与恶劣心境有关。心理学家说:良心是自己审判自己的法官”。腐败行为引起贪赃枉法者惊恐、焦虑、夜不成寐、食不甘味。一个被判入狱的贪官在其自省中说:虽然权大了钱多了,但总感到不踏实,怕纪检找谈话,怕‘双规’,一听到警车鸣笛就吓得浑身发抖。”这些人失去了心理上的平衡,惶惶不可终日,导致身体激素分泌紊乱,免疫机能全面下降,极易患病,过早死亡。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理应倍加珍惜!应当心存正气,堂堂正正做人,不能贪污,不能腐败,不能自毁。原全国政协委员、百岁老人孙越琦把自己的长寿之道归结为一句话:做事无亏于心”。只有不做亏心事,才能活得坦然、活得快乐,也才能活得长、活出尊严、活出生命质量!(冀秉志)

 

  【责任编辑: 邱睿】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