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班”与“接官”

2009-07-07 09:41:00 来源:临汾新闻网


党和人民的事业是在一代代共产党人薪火相传的接力中成就的。党的干部队伍的新老交替,交班”与“接班”,是一种正常的组织行为。这不但是形式上的人事变动、权力更替,更包含着一种优良传统、思想境界和敬业精神的交接和延续。年轻干部在“交班”与“接班”的人事交替中,不仅是从老同志的手里接过位子,也是对党的事业的继承和接力。
“接班”与“接官”,虽是一字之差,但本质区别却如霄壤。接班”,就是接过党和人民事业的班,把党和人民的事业作为自己终生的追求,始终坚持人民利益至上;接官”就是瞄准“乌纱帽”,意在接过官位和权力,注重个人权力和利益的得失,把做官当作人生的目标。
年轻干部是以“接班”的心态,还是以“接官”的心态走上领导岗位,其结果是大不一样的。
在年轻干部队伍中,大多数政治头脑清醒、信念坚定,善于学习、与时俱进。
但也有一些年轻干部却只图“接官”不思“接班”,少数人自认为年轻,有业务知识,便认为“接官”非我莫属,放松了对自身思想政治素养的严格要求。正是这种“接官”的思想动机,导致少数年轻干部走上领导岗位后,经不起权力、金钱、美色的诱惑,最终走向腐败和堕落。
年轻干部如何认识和处理好“接班”和“接官”的关系,不是一般的思想认识问题,而是一个重大的立场问题。重“接班”与重“接官”,其实反映出的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年轻干部只有时刻把党的事业放在第一位,视个人名利淡如水,视党的事业重如山,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去奋、去拼搏、去奉献,才能接好“班”,从而让党放心,使人民满意。
选用什么样的人和怎样选人、用人,对干部队伍建设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党的组织部门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原则,考察年轻干部的德和才。
真正让那些自觉做到情为民系、权为民用、利为民谋,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的人“接班”,绝不能让那些权欲膨胀的人,带着“接官”动机的人“接班”,贻误党的事业。(沈泉涌)

来源:临汾日报

 

  【责任编辑: 邱睿】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