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分“差之毫厘”,公平“谬以千里”

2009-07-27 18:10:00 来源:临汾新闻网



是的,只有“0.4分~1.2分”之差,从数字大小上讲,确实是“影响不大”,较之高考加分动辄10分、20分来说,似乎可以“忽略不计”。但是,他们忘记了面试加分政策,一旦“差之毫厘”,招考就会“谬以千里”。为了吸引和留住人才,付出有损社会公平公正的代价,到底是尊重人才,还是对人才的“附庸”与献媚? 

面试加分政策,其实是在传导一个错误的信息:一人成才,子女沾光,甚至全家受益。其实,人才价值及其附加值,主要表现在合理使用之上,在于营造良好环境让其发挥最大功效,在于“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而不是为了引进人才就做出类似“昏招”,这是一种短视行为。 

各地为了发展,进行人才竞争,实施人才引进、引智工程等,“这个可以有”,但是,只能在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上下功夫,让引进的人才有用武之地,有施展的空间。不能随意放入“添加剂”,尤其是践踏社会公平公正的“添加剂”。 

我们不能因为“自政策出台以来,目前还未接到加分申请”而心安理得,也不能自认为“影响不大”而藐视舆论的质疑。民众及媒体的质疑和监督,一定程度上是在纠正“差之毫厘”的政策,或从“暴露目标”的显性弊端政策中,或从“暂时隐蔽”的隐性弊端政策中,寻找政策偏离公平轨道的“毫厘”,旨在“纠偏”。事实上,我们的很多纠偏,已付出了“谬以千里”的代价。 

当民众指出面试加分的“谬误”后,有关政策制定者应该立即觉醒,“谬误”应该立即刹车。这也是尊重民意、尊重民权的体现,也是权力接受监督、接受约束的体现。 

每个公民都是捍卫社会公平的力量,公民有话语权、监督权、质疑权、纠偏权。有“差之毫厘”的政策,就会有“谬以千里”的潜在危害;如果不能及时纠偏,“谬以千里”就会成为必然。 

遗憾的是,从黄冈市政府有关方面对加分政策的回应来看,我们隐隐约约感觉到,回应“跑偏了”,有关加分政策仍将继续。类似的事情在许多地方时有发生,要在人才培养、利用方面实现公平公正,依然要走漫长的道路。(冬雪草)

来源:工人日报 

 

  【责任编辑: 付基恒】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