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公车私用是车轮腐败,却从来没疲劳过,而且乐此不疲,一直在“车轮滚滚”。不可思议的是,这是侵占公家资源,称得上是一种偷窃,但公车私用就敢明目张胆,就敢不要尊严,就敢招摇过市。
似乎这个问题也从来没得到破解,而且不可救药。发多少文件,说过多少严肃处理的话,也照样挡不住车轮腐败。
是制度不过关没有规定吗?显然不是。是技术不过关抓不到现行吗?更不是。你看,就几个网友,用民间最简单的拍摄手段,一下子就抓到了这么多,专业的纪律检查队伍显然要比这些“山寨监督员”更为装备精良。
缺什么?缺决心!不动真格的,没有足够的惩罚,才发展到了不可控制的地步。
就看这一次,车型、车牌号赫然醒目,和尚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事情了,单位负责人还不相信是真的,用官方话语回应:“如果查证确实是公车私用,我们肯定会处理的”——这个“如果”,让不让人心寒?(王理)
来源:人民网
【责任编辑: 贾亮】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
上一篇: 审计能否遏制公费出国游
下一篇: 更应重视另类“开学第一课”的毒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