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景区门票涨价是否合理,一个重要依据是票价的真实成本。记者采访获得的国家著名景点——云南石林风景名胜区2006年至2008年的收支清单,清楚地揭示了一些景区门票涨价的玄机:
一是景区收入过度依赖门票经济。这个景区3年间门票收入9亿多元,占景区总收入的90%以上。
二是事业性支出和建设资金支出多。这个景区3年间事业支出(包括人员支出、公用支出等)达3.7亿余元,占门票收入的40%。
三是景区日常资源保护经费是零头。这个景区3年间的日常资源保护支出只有6371万元,仅占门票收入的7%左右。
显然,门票涨价是为了保护景区资源的说法,不能令人信服。
门票价格涨与不涨、怎么涨,其实反映了管理者的发展观问题。不同的发展观决定了景区资源是与民共享,还是与民争利。
对公众而言,风景名胜区是公共财产,人人有权享用。但在一些经营者看来,景区资源的稀缺性和垄断性,恰恰是谋利的工具。同时,缺乏总体发展思路、因循守旧的管理方式,使一些景区把发展的“宝”全押在门票收入上,基本不考虑开放式发展。正是这样的发展观念,使不少景区经营者心里唯有门票收入。
在急功近利的发展观念左右下,一些景区最终既得不到保护,也会失去旅游市场。因为,对游客而言,过高的门票超过承受能力,再好的地方大家也会用脚投票说“不”。(广州日报 陈芳 张丽娜)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 李甲】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
上一篇: 如此涨价百姓怎敢逛景点
下一篇: 门票涨价正在造就“景区开发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