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李国强:冲锋陷阵的“病毒捕手”

2020-02-11 09:44:28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临汾新闻网讯 新冠肺炎的确诊,必须通过鼻咽拭子标本。采集鼻咽拭子是风险最大的一项操作,因为要与疑似或者确诊患者面对面接触,患者一个张嘴的动作,将产生大量携带病毒的气溶胶,这意味着采集者每次采集标本,都承担着比一般人高出无数倍的风险。

  “让我去吧!”面对挑战和威胁,这是市第三人民医院检验科李国强给出的答复。早在2003年,李国强就参加过抗击“非典”的战役,这一次新冠肺炎疫情来袭,他又毫不犹豫地冲上了最前线。

  “把两个孩子送到爸妈家吧。”为全力以赴打好这场疫情阻击战,在全院开完动员会后,李国强和同是医务工作者的爱人一致决定。

  1月24日21时左右,乡宁县有一例经专家组会诊为疑似新冠肺炎病例,需要立即采集鼻咽拭子标本,以便进行核酸检测。时间紧,任务重,路途远,他不假思索,连夜采样送样,及时准确地采集了我市第一例确诊病例的鼻咽拭子标本。

  “从进病房到出病房不到5分钟,采集样本一般不到10秒钟。”出发采样前,李国强必须要清点好个人防护装备、采样用具、消毒用品、采样信息表等,这些一样也不能少,到达指定地点,首先要填好信息、做好标记、穿好防护服,拿上采样工具进行采样,采完样后密封、包装、消毒、脱防护服,这是他每次采样都要遵守的工作流程。

  “从2011年以来,每年冬春季节的流感高发期,都会有不少患者要进行拭子取样。”采集的标本质量直接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这个时候拼的就是技术和速度,需要采样者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近10年的拭子采样经验,练就了他过硬的基本功。

  要采集到合格的咽拭子标本必须要用拭子擦拭双侧咽扁桃体及咽后壁,并且要用一定的力度擦拭3—5次。“在采样过程中,拭子头一触碰到患者咽部,患者就会条件反射地产生恶心甚至干呕、干咳,引发飞沫喷出。”而要采集到合格的鼻拭子标本,必须要把拭子插入鼻道内鼻腭处,停留片刻,并转动拭子,这样的操作会让采样对象比较痛苦,随时可能打喷嚏,比采咽拭子危险性更高。所以这两项操作必须小心严谨,如果操作不当会导致采集人员感染。

  “很多时候采样者都特别配合”,但也会有“意外”发生。

  2月5日,有个四岁的采样者,在父母的帮助下取到鼻拭子后,一直哭闹不止。不肯张嘴,还手抓脚踢,难以靠近。好不容易将拭子放进嘴里,他又咬住不放。

  “10多分钟过去了,还没采到,这可怎么办?”

  “我家也有两个小孩,孩子都一样的,有时也需要一点小策略。”为了采样,李国强“撒谎”了,慢慢转身装作出门,孩子放松警惕,张嘴大哭的瞬间,李国强瞅准时机,迅速将拭子伸入咽部,成功取样。

  “其实,即使有双层的帽子、双层口罩、双层手套、双层脚套,也不能做到100%的防护。”采样时离采样对象20—30厘米的距离,李国强也有害怕的时候,他怕自己被传染,“我每天工作和出去采样要接触很多人。”但他从来没有犹豫,只是做好充分准备,尽量缩短与采样者的接触时间。“我平时干的就是这份工作,既然是本职工作,那就要做好。”

  面对疫情,他选择义无反顾;面对危险,他依然临危不惧。李国强说坚守使命,是无悔的选择,他也坚信,必定战胜疫情。

  记者 闫晏宏


     

责任编辑: 吉政

上一篇: 临汾:疫情防控下的中医力量

 

下一篇:没有了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