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4月10日22时55分,一名从德国返临的留学生,在上海结束14天的医学隔离后,乘飞机抵达我市在太原武宿机场的联络处。穿着防护服、戴着护目镜,市中心医院的张鑫“全副武装”地早早等候在到达厅。记录行动轨迹、进行体温测量、人员和行李初步消杀、健康宣教所有流程规范操作,只为做到见面确认、点对点接送,整个过程可控有序。
3月22日,太原成为国际始发抵京客运航班的第一入境点之一,指令突然而至,临汾市中心医院的张鑫、李军、王川加义无反顾地向机场逆行,协助境外返临人员转运工作,筑牢“外防输入”的坚实防线。
“我们需要提前掌握转运车辆数量、车牌号以及每辆车的载客人数等信息,再根据转运车辆的具体情况安排每辆车载员数量。”在对接过程中,重任在肩的王川加不敢有半点马虎,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是一场硬仗,严防境外输入作为当前工作重中之重,坚持点面结合、控源盯人、精准管理、卫生检疫、严把入口关,确保信息精准、做好动态跟踪、严防工作漏洞、筑牢基层防线。
“那些疲惫的留学生,更需要人文关怀。”张鑫说,在留学生无助时给予帮助,让他们安全抵达目的地。
3月25日,有一位德国返临留学生,在途中的38个小时,滴水未进。从上海飞往太原时,一直流鼻血。“到达武宿机场后,他在卫生间用凉水洗,直到开始头晕才来找我。”由于机场医务室没有紧急止血药物和治疗低血糖性头晕的药物,张鑫让他采取体位止血法,并指导其购买两瓶含糖量高的饮料饮用,症状慢慢缓解。
“转运入境返临人员和风险较大的旅客,车上的治疗舱是密闭的,如果防护不到位,存在暴露风险。”作为120司机,李军24小时在机场守候,做好应急转运工作。他说,守岗位就是一位共产党员、一名120司机的职责所在。
心中有担当,行动有力量;初心未改,“疫”不容辞。连日来,为打赢打好“外防输入、内防输出”疫情防控阻击战、持久战,市中心医院的3位工作人员共协助护送36名入境返临人员安全抵达。
记者 闫晏宏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