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医疗保障是民生之需,关乎百姓生活。临汾市医保局自2019年成立以来,紧紧围绕基本医疗有保障的目标任务,在落实贫困人口医保待遇的同时,注重激发内生动力,确保“保障合理适度、待遇精准到位、激励扶贫扶志、避免福利陷阱”。先后制定了基金管理、分级诊疗等实施细则,开展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工作,健全了一系列的医疗保障扶贫政策措施,加大了大病保险对困难群众的倾斜力度。不断补齐工作短板、校正瞄准靶心,切实有效提高了贫困人口医疗保障受益水平。
“好政策解决我们看病的后顾之忧”
“穷根”总与“病根”相伴。永和县打石腰乡冯家洼村张文民(化名)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家里5口人,65岁的母亲患风湿性关节炎二十余年,因为没钱看病,手、脚和腿都已经严重变形,被病痛折磨到不能行走。13岁的大儿子张康康(化名)患有先天性脑瘫,在最佳治疗时期内无力进行科学系统治疗,最终导致瘫痪在床,生活完全失能。
为支撑家庭开销,张文民只能常年在外务工,小儿子交给了妹妹抚养,年迈的父亲一肩挑起了在家种地和照顾两位病患的重担,整个家庭陷入了“病”与“困”的漩涡。
“这是个典型因病致贫的家庭,今后的生活将怎么继续下去?”永和县医保局局长曹晓卉在扶贫帮扶村举办扶贫政策有奖竞猜活动时认识了张文民的父亲。
2019年3月,长期护理保险工作在各县开始推进,曹晓卉立即想到张文民一家并第一时间主动上门讲解长期护理保险政策,并按标准、流程对康康的长护险待遇资格进行了评审认定,解决了康康的照料难题。
“康康自打出生就从未出过村子,身份证、社保卡没有办,他奶奶也未办慢病证,家里更没有任何残疾辅助器具。”办理身份证对照片要求比较高,为此永和县医保局党员先锋服务队专门带摄像师上门为康康采集资料信息,并协调相关部门办理了身份证、社保卡,还收集奶奶的病历资料为其代办慢病证。同时该局副局长樊剑锋还协调县残联为康康和奶奶配备了辅助器具,并将所有证件和器具送到家中。
“我们啥也不懂,也不认识懂的人,问了你心里就踏实了。”国家的好政策解决了张文民家里人的后顾之忧,不用再咬牙拖着不敢看病了。12月1日,康康的奶奶因为髋关节严重磨损在医院诊断需要置换髋关节,她的姑姑专门向曹晓卉打听去哪里做手术比较保险,听了曹晓卉的建议后,心里踏实了。
为精准实施城乡居民门诊慢性病救治政策,临汾市医保局不断优化慢性病办理流程,缩短鉴定周期,并将鉴定关口前移,通过现场鉴定、上门鉴定的方式,做到了不漏一户、不落一人,确保贫困慢病患者应管尽管、应保尽保。截至2020年9月底,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享受门诊慢性病保障政策的有32367人。
“把罕见病纳入医保 给全家带来希望”
“十年辛苦奔小康、一场大病全泡汤”。“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是脱贫攻坚战役中最难啃的骨头。
2015年对小涵雅一家来说无疑是痛苦如影随形的一年,年仅3岁半的小涵雅被确诊为戈谢病。戈谢病于2018年列入国家《第一批罕见病目录》,在所有罕见病中,只有5%有治疗方法,仅1%有对症治疗的特效药,戈谢病虽是其中的“幸运儿”,但特效药昂贵,每年几十甚至上百万元的天价药费这个家庭无力承担。买不起药,又不想放弃孩子,一家人在河南、湖北、北京,进过十几家医院,找过数不清的医生,试过无数偏方。但孩子一天比一天瘦,个子也不长,一天天鼓起来的大肚子让她几乎看不到路。
戈谢病特效药物被纳入医保后,汾西县医保局副局长周玉才偶然看到瘦弱的涵雅,当即就想办法联系了其家人,并详细介绍了相关政策,涵雅的妈妈知晓政策后,及时与山西省定点医疗机构取得联系,通过医保部门、定点机构、慈善机构和涵雅一家人的共同努力,这个罕见病患者生命重燃。
2019年4月1日,对于山西省戈谢病患者来说,是有非凡意义的一天,对汾西县永安镇独堆村罕见病患者涵雅来说更是充满生机与希望的一天。当天上午,在山西省儿童医院,瘦弱的涵雅生平第一次接受戈谢病特效药物注射,当一剂注射用伊米苷酶药水缓缓注入体内,就像一丝丝生机悄然绽放。在我省将治疗戈谢病特效药纳入医保特效药管理后,涵雅第一时间享受到医保保障。“国家的政策真好,这药来得及时,医保也及时!”涵雅的妈妈曹华鳞喜极而泣,能够把戈谢病纳入医保,给他们家带来了希望,她激动得两天夜里都没睡着。
如今,虽然涵雅每个月都会在凌晨四点跟着妈妈坐上前往太原的大巴车,持续注射药物,但一年来,孩子病情日渐好转,身高和体重明显增长,肚子变小了,精神也变好了,自己开始走路了,涵雅妈妈脸上没有了往日的愁容。
“医保帮扶着实减轻了家里的医疗负担”
2020年11月26日,隰县医保局迎来了一位特殊的访客。
71岁的高五生是隰县城南乡车家坡村一名建档立卡贫困户,他和老伴儿郑芳爱常年因高血压、脑梗、心脏病、腰椎病、肠胃病而困扰,但是生活拮据的他们对医院产生了畏惧感。身体不舒服,也会选择在家熬一熬、拖一拖、忍一忍,可是有些病根本忍不得,轻症被他们拖重了,还付出了沉重代价。
自从隰县落实“三保险三救助”政策后,在医保部门工作人员的开导下,老两口再也不会因为担心费用而不敢住院治疗了。住院后高五生还享受了“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服务。之后,高五生还申办了高血压和肺源性心脏病慢性病,他日常的门诊医疗费用也有了保障。
“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呀!”一项项医疗帮扶政策,真正解了高五生的燃眉之急,高五生让城南乡卫生院院长马宝贵带着自己来到医保局。他激动地说:“医保帮扶着实减轻了负担,我就是想来感谢党和政府,感谢国家的好政策。”
“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为提升困难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临汾市医保局组建伊始便把便捷结算方式、提升服务质量作为医保扶贫的重要抓手。通过优化、简化审核、支付等系列流程,提供快速结算服务,靶向破解“报销难”问题。2019年4月,我市实现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基本医保、大病保险、补充医疗保险、医疗救助四项待遇“一站式”结算,有效缓解了患者垫资跑腿压力,为低保居民提供了更加有效、快捷的医疗保障服务模式。
一年来,临汾市医保局通过不断探索和努力,让贫困人口从“有病不敢看”到看病不愁,从“病有所医”到“病有所依”,在医疗保障领域交出了一份满意答卷,全市医保待遇稳步提升、经办管理服务更加到位、便民业务迅速发展。而这些正在发生的转变,印证着我市贫困人口真正享受到了政府的民生“红利”。
记者 闫晏宏
责任编辑:畅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