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近日,山西省地方病防治研究所(以下简称“省地病所”)在临汾市疾控中心、古县疾控中心协助下在古县大骨节病病区开展了《大骨节病治疗效果判定》(WS/T 79-2011)评估项目现场调查工作,对115名大骨节病现症病人的治疗效果进行了现场调查评估。
据了解,大骨节病治疗效果判定标准评估项目是2020年度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共卫生领域标准评估项目之一。评估目的是掌握标准实施以来的应用情况,以及能否科学、客观地反映临床应用新药、新技术的疗效,并为其是否进行修订提供建议和依据。2020年6月,省地病所经过竞标,成为此项目负责单位。
除大骨节病疗效判定标准追踪评价项目外,2020年8月,省地病所所长贾清珍通过竞标,成为国家卫生健康委2020年度卫生健康标准项目《水源性高碘病区和地区控制标准》制定项目负责人。2020年6月,在临汾市疾控中心的协助下,省地病所在乡宁县、洪洞县、霍州市、侯马市开展了《碘缺乏病消除标准(GB 16006-2008)》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工作。2020年12月,在太原市疾控中心的协助下,在清徐县开展了《地方性甲状腺肿诊断标准(WS 276-2007)》修订的现场工作。
省地病所是全省唯一的省级地方病防治科研单位,承担着全省碘缺乏病、水源性高碘危害、地方性氟中毒、地方性砷中毒、大骨节病、克山病的防治监测、科学研究、培训指导、健康教育等工作,为全省地方病防治科研工作的领军力量。在做好全省地方病防治工作的同时,多年来,积极主动参与国家规划及标准的制定等工作。主持制定国家标准两项,分别是《大骨节病病区判定和划分标准》(GB 16395-2011)和《水源性高碘地区和高碘病区的划定》(GB/T 19380-2016);参与制定或修订国家标准8项,分别是《地方性甲状腺肿诊断标准(WS 276-2007)》《地方性氟中毒病区划分(GB 17018-2011)》《地方性氟中毒病区控制标准(GB 17017-2010)》《地方性砷中毒病区判定和划分标准(WS 277-2007)》《地方性砷中毒病区消除(GB 28595-2012)》《大骨节病诊断(WS/T 207-2010)》《尿中氟化物测定 离子选择电极法(WS/T 89-2015)》《血清中碘的测定 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WS/T 572-2017)》;近两年,还完成了《碘缺乏病病区划分(GB 16005-2009)》标准的追踪评价项目《血清中碘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方法验证实验工作。
省地病所在国家标准工作方面的积极主动作为,为全国地方病防治科研工作实现正规化、科学化、标准化作出了自己贡献,促进了全国地方病防治的科学体系的形成,为全国地方病防治工作开展及防治效果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王永平)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