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恭喜您,孩子已经达到标准身高了。”
“来找您真是来对了,太感谢您了!”
两年前,3岁的乐乐(化名)身高只有87厘米,被确诊为矮小症患者,临汾市妇幼保健院儿童生长发育科主任贾小莉给孩子制定了身高管理方案,通过科学的管理,孩子身高一年增长达到10厘米。
2月26日下午,带着乐乐前来复诊的父亲知道孩子身高已经完全达到正常标准,高兴之余不停地向医生表示感谢。
据贾小莉介绍,我国矮小症发病率为3%,全国4至15岁矮小儿童的总数高达700万人,并且这个数字正以每年16.7万人的速度增长。身材矮小虽然并不致命,却影响孩子的一生,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
现实中有超过半数家长不知道0至3岁就需要观察儿童身高;1/3以上的家长没有科学测量儿童身高的习惯;3成家长误认为只要营养跟上了,身高就能追赶上;70%以上的家长对矮小症缺乏足够的了解,不认为矮小是一种疾病,在发现孩子矮小后固守“晚长”“二十三窜一窜”的错误观念盲目等待。
那么孩子的身高发育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怎样的生长频率才算正常?身材矮小怎样医治?针对这些问题,贾小莉主任给出了自己的见解。
正常人的身高70%是由先天遗传因素决定的,剩下的30%受到营养、环境、运动、睡眠、情绪、疾病等多种后天因素影响。
孩子身高的增长也是有规律可循的。孩子1岁身高在75-76厘米,2岁85-86厘米,3岁到青春期之前每年增长5-7厘米,9-11岁处于青春期的女孩身高可增长25厘米,11-13岁的青春期的男孩身高可增长25-28厘米。
如果孩子相比同龄小朋友低了半个头,家长就更加焦虑了。其实在骨骺闭合前,大部分儿童矮身材可以治疗。矮身材治疗倡导的就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当家长了解测骨龄是需要拍X光片后又心存顾忌,怕拍X光片有很大的辐射。事实上,一次骨龄照片的辐射量,相当于在自然界20分钟、坐飞机2分钟、看电视44小时、吃饭21天,其量微乎其微,对人体无损害。
其实,测骨龄并不是评价身高的唯一方法。想要全面评价孩子的身高,需要对孩子的身高进行个性化评价,除此之外,还要同时考虑孩子的微量营养状况。
阳春三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老话说得好,要想孩子长得快,春天得给孩子多补钙。殊不知钙一旦摄入过量,反而易导致泌尿系统结石以及出现便秘等不良反应,不仅给孩子带来病痛,还会影响长高。但不容家长们忽视的是,春季确实是孩子身高增长的黄金期。世界卫生组织研究证实:孩子的生长发育有显著的季节性,其中,春季长得最快,身高的增长速度是秋天的2-2.5倍。尤其在5月可增长7.3毫米,而最慢月份是10月,仅可增长3.3毫米。
家长可以帮助正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孩子抓住这个黄金季节,给孩子制定科学的身高管理计划,促进孩子身高发育。
定期测量身高、体重并记录,至少每月一次(出生生日)。每天早晨起床后测量,脱去鞋帽,松开发辫,用同一个测量工具,由同一人测量。
每天维生素D400IU;维生素A2500IU;钙和锌结合孩子年龄状况分析。保证每天一个鸡蛋,500毫升牛奶(不可用酸奶代替),50克瘦肉(牛羊),少吃生长期短的(鱼、虾、扇贝)肉类水产品、豆制品以及高热量、高盐分、高糖分的食物,不吃保健品。
生长激素的分泌在睡后1小时达到高峰,分泌量是1天总量的一半以上,间隔3-4小时分泌,约8个脉冲/日,生长激素夜间分泌达高峰,入睡时间和生长激素分泌高峰时间吻合有利于长高,每晚10点前入睡,夜间尽量不打扰孩子睡眠,避免起夜,白天睡眠时间不宜过长。
定时、定量,规律运动,每周运动5次以上,每次持续20-40分钟。体育锻炼能促使脑垂体增加分泌生长激素,有助于长骨生长。可选择耐力运动、纵向运动;对膝关节、踝关节、脊柱有适宜刺激的运动,如:跳跃、跑步、摸高、打球、跳绳、单杠、踢毽、球类、引体向上、游泳等运动。
家庭矛盾的纠葛以及辱骂、讥讽、嘲笑、歧视等“心理暴力”会使孩子的心理健康受到严重影响,从而使其体内的生长激素分泌量减少,影响身高。每天表扬孩子一次以上,若无必要原因不打骂孩子,尤其是在进餐和睡觉前。
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生长速度来判断孩子的身高,如果生长曲线出现偏离,应及时到医院生长发育科就诊。
记者 闫晏宏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