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你叫什么名字”“你今年多大了”“你吃饭了吗”……每天一大早,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一病区护士张娅玲就迈着轻快的步伐,穿梭在分管病房之间,逐一为患者扎针、拍背、翻身等,同时柔声细语地重复一些简单的问题。每当患者积极回应、准确答出,她都会露出欣喜的笑容,接着伸出大拇指鼓励道:“太棒了!”
张娅玲幼时体弱多病,经常跟医院“打交道”,温柔、细心的护士阿姨给她留下了深刻、美好的印象,激励她立志成为一名为患者解除病痛的“白衣天使”。长大以后,梦想成真,张娅玲才真切体会到:护理工作不只是打针、输液那么简单,而是要为患者提供更全面、更高质量的服务。
张娅玲一出校门就走上了神经外科的“战场”。这里收治的大多是急危重症患者,其中以昏迷、意识不清的患者居多,她要细致观察患者的病情有什么变化,生命体征是否平稳,还要时不时地为患者清理呕吐物、大小便,及时更换床单等。
有一次,张娅玲观察到一名65岁的脑出血患者三天没有排便,便为患者使用了开塞露,但是患者依然无法自行排便,需要他人辅助,患者家属不知所措,张娅玲二话不说,戴上手套、拿起便盆走到床前,不顾刺鼻的臭味,伸手为患者掏出大便。此后,每隔三天,张娅玲都会主动帮助患者排便。
这名患者出院时,家属特意向张娅玲道谢:“我们和你非亲非故,你却能待老人如亲人,从不嫌脏嫌臭,做到了儿女都不一定能做到的事。”面对称赞,张娅玲只是淡然地回应:“对于我们医院的护士来说,不管是谁遇到这样的事,都会这样去做的,我们只是尽了护士应尽的职责。”
张娅玲曾以为,护士总是穿着一尘不染的白大褂,任何时候都是干干净净的。但是,干了这份工作之后,她却常常与脏、累、臭相伴,不仅要干好“技术活”,还要练好“体力活”。16年下来,纤瘦的她变成了“大力士”和“拼命三娘”,随时奔赴在患者最需要的地方。
即便如此,张娅玲也从未退缩,更未后悔。她常常说:“干一行就要爱一行,我多付出一些,患者就能好得快一些。看到患者一天天好起来,就是我最开心、最欣慰的事情。”
记者 李静 闫晏宏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