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阿姨,我想借一套绘本”“阿姨,我想听你们讲故事”“阿姨,我想要一次性纸杯和卫生纸”…… “阿姨”居然像魔术师一样,一一实现了小朋友们的“愿望”。
这样的一幕经常发生在市妇幼保健院儿二科病区,这里不仅有温馨、整洁的住院环境,还有用心、贴心的护理服务。护士们用一个个小举措,让小患者和家长们处处感受到关爱与温暖。
“便民箱”帮大忙
孩子一旦生病,许多家长都会惊慌失措、手忙脚乱,到了医院才发现不是忘带日用品,就是没装必需品。去年年底,护士们集思广益,将小患者和家长最急、最缺、最需要的物品进行归类汇总,在病区醒目处添置了一个便民箱,里面装有一次性纸杯、卫生纸、充电器、针线盒、老花镜、风油精、指甲剪等等,方便小患者急需时免费取用。
这不,5月11日下午,一名小患者因上呼吸道感染入院治疗,家长却发现手机没电了且没带充电器,无法及时与其他家人取得联系,不由焦急万分。儿二科护士长高桂荣见状,立即从便民箱里取出型号相符的充电器,解了这名家长的燃眉之急。
便民箱虽小,“五脏”俱全,关键时刻帮大忙。这名家长感动地说:“医院一切以病人为中心,处处为病人着想,连这样的小事都能放在心上,落实在行动中,真正帮病人和家属解决了困难。”
“图书角”暖人心
5岁的小患者乐乐(化名)轻车熟路地走进护理站,径直来到一个小书架前,她先是进行手部消毒,接着饶有兴趣地挑选图书。为了打造温馨病房,护士们筹建了图书角,自3月下旬“上线”以来,深受小患者们的喜爱。
“许多小朋友一见到医生、护士就哭闹,我们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为了扭转小朋友对医院的‘坏印象’,不再惧怕打针吃药,我们从小朋友的喜好入手,自资成立了图书角。”高桂荣边整理书籍边介绍,“这些图书大多来自护士们的捐赠,有绘本、故事书、立体书、科普书等,小朋友非常喜欢。”
温馨又有趣的图书角,吸引了许多小患者的注意。家长郑爸爸感叹道:“孩子因扁桃体发炎住院四天,每天都会过来借书。她从书中学到了许多知识,如手不干净容易生病、吃糖多容易牙疼等。在这些图书的陪伴下,孩子住院治疗期间,不再害怕穿着白大褂的叔叔阿姨。”
“公众号”解难题
扫码关注“临汾妇幼儿二宝宝成长与护理”公众号、点击左下角“住院管理”、进入“健康宣教”栏目、选择“故事乐园”……病房里随即响起儿童故事《脚扭了》,刚入院的小患者停止哭闹,津津有味地听了起来。
这些故事的主讲人不是专业主播,而是小患者熟悉的护士阿姨。她们在繁重的工作之余,抽出宝贵的休息时间,加班加点,反复练习,反复录制,以求最好的状态呈献给小患者。高桂荣说起了这一“金点子”的创意来源:“我家孩子平时很淘气,只有听故事才能安静下来。我便从这件事上得到启发,通过讲故事转移小朋友对打针、输液的注意力。”
在高桂荣看来,小朋友生病了,她们要做的不仅仅是治疗和护理,更重要的是教会家长如何防护和照护。于是,她调动科室里所有护士一起参与疾病宣教视频的录制。每人宣教一个主题,利用下班时间备稿、练习、录制、剪辑。全员上阵,自己动手,虽然很辛苦,但大家毫无怨言,在繁忙中享受快乐。
儿二科主治呼吸系统疾病,护士从常见疾病的护理要点入手,先后发布了《宝宝发热如何处理》《如何使用水银体温计》《储物罐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等宣教视频。家长宋妈妈说:“这些视频太有用、太及时了,我从中学到了许多知识,比如孩子发热时如何进行物理降温,掌握了一些护理诀窍,能够正确认识和科学防范常见疾病。”
便民箱、图书角、公众号……小细节蕴含大温暖,体现了护士对小患者的爱心、细心、耐心与责任心。高桂荣表示:“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切实把党史教育学习成效转化为工作动力,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我们将一如既往关爱宝宝的成长与护理,积极打造‘一科一品’,从健康宣教做起,使健康知识普及到每一个家庭。”
记者 李静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