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近日,在市中心医院手术室里,显微镜下丝线穿行,一根根用肉眼无法分辨的缝线准确地穿过血管壁,新鲜血液注入脑血管缺血区域……
这是该院神经外科开展的“脑血管搭桥”手术现场。利用该项手术,神经外科主任赵志远已帮助50余名“脑血管闭塞”患者踏上康复之路。
2021年10月8日,一名男子背着75岁的父亲来到市中心医院急诊科。患者右侧肢体完全无力、言语不清,全脑血管造影显示:左侧颅内动脉闭塞、缺血情况严重。CT诊断颅内多发脑梗死。赵志远立即运用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手术,让患者几乎完全闭塞的血管重新畅通。
患者有高血压家族史,平时口味重,起初出现脑梗时症状并不明显,药物治疗后有所缓解,医生再三嘱咐饮食要清淡、注意锻炼,但患者依旧我行我素,直到症状加重才入院。
赵志远介绍,脑血管搭桥就是让颞浅动脉或枕动脉通过手术,穿过颅骨,“移植”到颅内,与颅内闭塞的血管吻合在一起,通过“南水北调”来解决大脑“干旱”的问题,使闭塞血管得以畅通。
脑部外科手术极其复杂精细,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而颅内血管神经密集,且血管壁薄如蝉翼,手术过程中的细微失误,都可能造成患者神经功能障碍。赵志远在15倍的显微镜下,用约发丝直径1/10的特制缝合线,在直径约1毫米的血管上缝合10多针,直至血液流通。手术完成后,经过半个月的休养,患者痊愈出院。
记者 闫晏宏
健康讲堂
了解脑卒中科学预防“中风”
脑卒中俗称中风,包括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和出血性脑卒中(脑实质出血、脑室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定义,脑卒中指因多种原因导致的脑血管受损,局灶性(或整体)脑组织损害,引起临床症状超过24小时或致死,具有发病率、致残率、复发率和死亡率高的特点。
那么我们如何避免脑卒中的发生呢?日前记者采访了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主任赵志远。
赵志远说,首先,要预防“三高”和控制体重。高血压、高血糖是中风的最大危险因素,大约20%的糖尿病患者死于脑卒中;血脂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和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肥胖可增加脑卒中发病的风险。所以,预防“三高”和控制体重能使脑卒中发病风险大幅降低。
其次,戒烟戒酒喝足水,适当运动,均衡饮食。吸烟酗酒可加速血管硬化,损伤血管内皮组织,增加脑卒中的发病风险。适量活动,摄入适量水分、水果与蔬菜,可以起到预防中风的作用。建议饮食多样化,注意低脂、低盐、低糖。提倡餐餐有蔬菜、天天吃水果,以谷物为主,适量吃鱼、禽、蛋、瘦肉等。
再次,由于寒冷会让血管收缩、痉挛、血压上升,所以气温下降也是中风的直接诱发因素。所以,应该有意识地适应寒冷,在下午3点左右做一些户外的体育锻炼,如慢跑、散步等。而脑出血最容易发生在血管相对脆弱的右脑,所以有意识地多用左手,对于预防脑出血十分关键。此外,防便秘、防摔倒,尽量保持乐观情绪,也能减少脑卒中的发生。脑卒中往往会有一些先兆症状,例如身体一侧或双侧、上肢、下肢或面部出现无力、麻木或瘫痪,单眼或双眼突发视物模糊或视力下降;言语表达困难或理解困难,头晕目眩失去平衡,或步态不稳,突发性头痛等,都是脑中风的早期“警报”。出现这些症状后,应立即拨打120,同时让患者侧卧于平坦处,去枕平卧,松开衣领,注意保暖,去除患者口腔异物,禁止来回转动患者头部。最好3小时内到达医院,越早治疗,效果越好。
本报记者
赵志远,临汾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主任。擅长:脑膜瘤、胶质瘤、垂体瘤、听神经瘤等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治疗;动脉瘤、动静脉畸形、颈内动脉狭窄、烟雾病、脑梗塞、脑干出血等脑血管病治疗;三叉神经痛及面肌抽搐微血管减压、脑积水、癫痫等功能神经治疗;脊膜膨出、脊髓栓系综合症、寰枕畸形、脊髓损伤等脊髓病变治疗;颅内血肿、重症颅脑损伤的救治、颅骨缺损修补术等颅脑外伤治疗以及全脑血管造影及动脉瘤栓的介入治疗。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