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市全力推进“公立医疗机构经济管理年”活动纪实

2022-04-12 10:02:49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临汾新闻网讯 公立医疗机构作为我国医疗服务体系主体,发展情况直接关乎人民健康和医改成败,良好的财务状况作为衡量医院综合发展能力的重要标准之一,是整个单位管理的“牛鼻子”。随着公立医院改革不断深化,提升医院运营管理精细化水平已成为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2020年7月,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启动了为期一年的“公立医疗机构经济管理年”活动,旨在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推动公立医疗机构加快补齐内部管理短板和弱项。活动开展以来,市卫健委多措并举、精准发力,聚焦经济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长远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创新监管方式、深化业财融合,推进公立医院经济运行的管理和内涵建设,有效保障医疗服务供给平稳有序。全市各级公立医院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更是踏好步点、精准摆位、瞄准堡垒,全面落实经济管理年活动各项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近日,市卫健委被国家卫健委评为2020-2021年度“公立医疗机构经济管理年”活动优秀单位,全省唯一,获全国通报表扬。

请监管“智多星” 堵“过度医疗”漏洞

  根据“公立医疗机构经济管理年”活动要求,公立医院要规范收费管理和医疗服务行为,严禁重复收费、串换项目收费、分解收费、超标准收费、自定项目收费、超范围使用药品和耗材、无指征入院或过度诊疗……通过一系列措施,让群众就医更实惠。再通过集全程费控、预算管控于一体的智慧化财务管理系统,让效果立竿见影。

  针对血透报销款没有专门清算系统的情况,市中心医院自主开发了小程序,对入账、记账、审核、报账进行全流程监管。同时,按照医保的清算项目明细,通过8张电子明细表对临汾市、尧都区医保的统筹、生育、民政救助、大病以及人民财产保险公司、人寿保险公司、人民健康保险公司的往来账进行了清晰地核对,做到了账目清晰、准确。通过该系统,对诊疗、收费相关行为进行事前干预,对结算进行差错提醒,有效避免重复计费、分解收费和多收费等问题发生。

  市人民医院利用数字系统,从预算、执行、控制、调整、分析、考核等方面着手,对成本核算与费用管控进行了全面优化。医院成立了价格管理委员会,全面完善物价制度,构建新物价管理体系。业财一体下大量记账凭证的自动生成,以及银企直联、移动端APP等技术的加持,促进用药合法性、科学性和经济性,对不合理用药行为及时“敲警钟”,医疗服务收入占比(由21%提升至26%)、药占比(由25%降至21%)、耗材占比(由25%降至23%)等主要运营指标得到改善。

  信息化手段将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充分融合,以大数据引领智慧财务,强管理、防风险、控成本、挖潜力,不断提升医院综合运营效率。逐步实现网络预约挂号、便捷缴费、查阅收费项目、检验影像报告等服务,使就诊更便捷。

健全监管制度 活动成效渐显现

  加强监管,是解决群众“看病贵”问题的一项重要举措,使“不该吃的药”“不该做的检查”逐渐消失,医院的公益性更加彰显。

  为此,市卫健委成立了以主要领导任组长的经济管理年活动领导小组,对活动主体、职责任务、活动内容、时间步骤作出部署。

  为了将活动做“实”,在各级公立医疗机构自查自纠的基础上,市卫健委对医疗机构存在的经济管理问题开展了多轮次、多种类的督导检查,先后组织第三方会计师事务所对市直公立医院2020年1月至10月的财务会计事项进行了审计;对市直公立医院2017至2019年三年医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对17个县(市、区)重点项目资金开展绩效评价,进一步规范了公立医疗机构经济管理行为。

  各医院针对存在的问题,在立即整改的基础上,从根本上入手,完善机制,狠抓落实,用制度规范医院经济行为。

  市妇幼保健院以问题为导向,形成了“制度完善、管理规范、配置科学、组织健全”的经济管理新局面。

  市第二人民医院将廉洁条款写入购销合同,进一步规范医药购销行为。同时,强化科主任“第一责任人”作用,每月通过财务数据、医疗质量与安全指标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发现医院运行与质量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时改进。

  市第三人民医院作为我市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针对收到的爱心企业、爱心人士的捐赠,制定了详细的捐赠管理制度,完善相关手续,财务科统一核算管理,确保捐赠款物合规使用、专款专用,并接受捐赠人和社会的监督。

  同时,卫健委加大了对各公立医院的采购预算、采购方式、采购流程的全面把关,确保了采购工作依法依规进行。

  通过强监管、建机制、抓规范,确保了我市“公立医疗机构经济管理年”活动“不走样”、有实效。

创新管理模式 促进可持续发展

  “薪酬改革”是公立医院改革的重要举措。目前,市直公立医院全部完成了人事薪酬制度改革,提高了医务人员薪酬待遇,推动公立医院编制内外人员同岗同薪同待遇,提高养老保障水平,解决后顾之忧,有效调动了医务人员积极性,医疗服务质量大幅提高。

  据介绍,市人民医院启动绩效工资改革项目,绩效分配向临床一线科室、高风险和高强度岗位、重点学科、新技术和新项目、业务骨干和作出突出贡献的人员倾斜,重点突出服务质量,由原先的粗放计算模式,转变为精细化计算模式。医院还紧密结合管理体制改革工作,绩效方案设计更加注重质量、内涵、效益导向,考核程序、考核内容与标准、考核结果及时向考核对象公开,鼓励多劳多得、优劳优酬,从吸引稳定人才到激励培养人才,形成更具活力的长效激励机制,促进医院健康可持续发展。

  提升医院的财务管理水平,人才队伍培养是关键。市卫健委定期邀请省级专家来临开展专项业务培训,选拔推荐的1名国家卫生计生行业经济管理领军人才、1名后备领军人才已顺利结业。我市4所三级医院均设置了总会计师,协助院长负责医院经济管理和运营管理相关工作。

  市人民医院积极探索,设置了专科运营助理岗位,协助临床专科管理工作,提升医院运营管理精细化水平,管控医院成本,深化业财融合。

  市中心医院注重培养使用专业化、复合型经济管理人才,定期举办财务讲堂,拓宽财务队伍知识边界,提升业务水平。

  发展没有止境,管理还需提升。市卫健委将持续推进公立医院经济运行管理和内涵建设,助推医院发展再上新台阶。市卫健委财务科负责人表示:“夯实财务基础,提高运营能力,探索医院智慧化、精细化管理,助力医院高质量发展,我们永远在路上。”

  记者 闫晏宏

     

责任编辑:姚建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