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张艳明:治身治心克顽疾

2022-04-19 09:18:41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临汾新闻网讯 日前,肺癌患者张先生按时来到市中心医院肿瘤中心复查,并向该中心主任张艳明吐露心声:“每当我丧失信心、想要放弃时,是您为我点燃了希望的光芒,让我拥有了对抗病魔的勇气,更好地生活下去。”

  确诊、切除、复发、转移……2008年以来,张先生与癌症展开了一次又一次“搏斗”,每一次都获得了胜利。在这背后,凝聚着肿瘤中心医护团队的不懈努力与默默付出,彰显了肿瘤中心诊治技术规范化和疾病管理全周期化的成效。

  “癌症治疗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我们要密切关注疗效和患者反馈,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尽量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张艳明说,“除了治身还要治心,帮助患者建立起战胜病魔的信心。”

  十余年抗癌路,张先生确实不止一次想过放弃,对疾病的恐惧、对未来的担忧等都在消磨他的意志。每每察觉到张先生的沮丧与失落,张艳明都会积极寻求解决方法,耐心给予心理疏导,以身边的成功病例来鼓励他。同时家属要给予张先生更多关怀和支持,帮助他尽快走出低谷,不再胡思乱想,以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

  “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这句名言在肿瘤科医生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在张艳明看来,癌症不是不治之症,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么可怕。患者切不可听天由命,更不能一味地把焦点放在疾病身上,为了没有发生的事情而担忧、焦虑。肿瘤科医生要时刻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让患者正确认识癌症,帮助他们减轻心理负担、保持乐观向上的好心态,引导患者朝着“活得更久、活得更好”的目标勇敢迈进,尽最大努力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记者 李静


  健康讲堂

  远离癌症 从口开始

  俗话说,病从口入。癌症的发病,往往和饮食习惯有很大关系。日前,记者在市中心医院肿瘤中心采访时,该中心主任张艳明提醒广大市民:科学防癌,要从口开始。

  近年来,患癌人数不断上升。尤其是肺癌、肝癌、上消化道系统肿瘤以及结直肠癌,女性乳腺癌等是主要的恶性肿瘤。张艳明说,通过在我市开展城市癌症高危人群筛查工作,发现饮食不规律、饮食过快过饱、爱吃油炸和腌制食品、长期酗酒吸烟、不吃少吃新鲜蔬果等都是“高危因素”。

  吸烟致癌,可是“全面开花”。吸烟可以在全身各系统造成癌变,口咽、喉部、食道、肺、胰腺、胃、膀胱、结肠、直肠等都是吸烟致癌的靶器官。酒精也是致癌物质,同样可以导致多种癌症疾病的发生,还会对肝脏造成严重的、甚至是不可逆转的损害。

  张艳明说,一说到健康饮食要做到少吃红肉、多吃白肉,许多人就会说“我爱吃瘦肉,不爱吃肥的”。事实上,猪肉、牛肉、羊肉等哺乳动物肉类统称为红肉,WHO将其列为2A类致癌物,将加工肉类列为一类致癌物,主要导致结直肠癌。可适量吃一些白肉类食物,如鸡肉、鱼肉、虾肉等,保证蛋白质的补给,有利于身体健康。

  此外,纤维摄入量低、高盐饮食摄入量超标、摄入水果不足、非淀粉类蔬菜摄入不足的人群要提高警惕了。尽量少吃咸菜、腌肉,最好能将每人每日食盐的摄入量控制在8至10克左右。适当多吃一些芹菜、苹果、胡萝卜、白菜等高纤维果蔬,保证水果摄入量每天在300克以上,非淀粉类蔬菜摄入量每天在375克以上。

  远离癌症,预防是关键。提醒广大群众:以上列举的“风险食物”不是不能吃,而是要适量吃,尽量做到:一日三餐准点,清淡少油少盐;食物样样来点,保证低糖高纤;水果蔬菜多点,煎烤腌炸少些;不烫不急慢咽,尽量限酒戒烟。科学饮食加上合理运动,才有助于达到更好的预防效果。

  本报记者


  张艳明,市中心医院肿瘤中心主任,主任医师。省骨干精英人才、市高层次人才、市名医百杰、市抗癌协会理事长。擅长肿瘤精确放疗、化疗、免疫治疗等综合治疗,率先在我市开展了城市癌症高危人群的筛查工作,尤其在教学、科研、药物临床研究和癌症早防、早诊、早治等方面有独到之处。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