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1月11日至1月31日,为积极响应“千名医师下基层、提升基层救治能力”巡回医疗工作,市中医医院选派11名中医专家组成巡回医疗队,分赴乡宁县、曲沃县、隰县、翼城县、襄汾县,把优质的中医药服务送进了千家万户,留下了一幕幕感人瞬间、一个个动人故事。
下乡巡诊暖人心
“大夫,谢谢你帮我解决了一个大难题!”在乡宁县管头镇卫生院里,60岁的卫姓患者紧紧握住了市中医医院针推科主任王楼珍的双手,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卫姓患者虽然已经“阳康”,但一直备受后遗症折磨。经过住院治疗,咳嗽、胸闷等症状均有好转,腰痛却丝毫没有缓解,甚至发展到翻身困难、不能久站,生活质量大受影响。王楼珍来此巡诊时,对这名患者进行了仔细查体,并结合影像资料,考虑患者因长时间剧烈咳嗽引起了腹压增大、腹肌损伤。她根据中医阴阳平衡理论,为患者施针治疗腹肌损伤,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治疗效果,患者当即便可翻身自如。
在防治新冠病毒感染方面,中医药发挥着重要作用,得到了越来越多百姓的关注和重视。当市中医医院康复科学术带头人邓军、医务科主任陈丽冒着严寒,克服山高路陡、道路结冰等困难,将100余剂中药送到乡宁县海拔最高点——尉庄乡卫生院时,已有许多村民闻讯而来。
陈丽、邓军不顾路途劳顿,立即投入紧张忙碌的接诊工作,逐一为村民切脉、量血压、耳穴压豆、开处方、发中药等。其中,一名老年女性患者因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而眉头紧锁、表情痛苦,邓军经仔细诊脉看舌苔后,诊断为气阴亏虚夹瘀,遂给予对症治疗、开具中药六剂,后随访得知患者的不适症状已大大减轻。
“我们需要的就是这样的医疗服务!”这是医疗队在下乡巡诊过程中,听到群众说得最多的一句话。作为此次医疗队的队长,陈丽也深有体会:“我们不仅要把优质、及时、便捷的医疗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还要让群众切身感受到中医药的特色优势以及在‘防、治、康’各个阶段发挥的重要作用。”
雪中送炭解急难
市中医医院康复科主任郭青秀、肿瘤科医生张华斌与其他医院派出的医护人员一同来到隰县寨子乡寨子村。“谢谢,谢谢!你们来得太及时了!”一名患者家属看到他们来到自家门前,不由激动地连声道谢,赶忙将他们迎进家门。
这里住着一名70多岁的患者,脑梗卧床并长期留置导尿管。此时,患者因导尿管堵塞而无法排出小便,家属急得团团转,正要找车将患者送去县医院。他们及时“出手”,帮助这家人解了燃眉之急。得知患者曾感染过新冠病毒,郭青秀、张华斌又向家属详细讲解了“阳康”后的注意事项,以及长期卧床产生的褥疮该如何用药、护理等。
他们此行还有一项重要任务,就是为同在寨子村的燕姓老人上门复查。老人原本患有慢阻肺,不久前又感染了新冠病毒,虽然经过治疗有所好转,但病情仍是反反复复,时不时就会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他们特意带来了家庭医用制氧机,教会家属正确使用、合理调整参数等,使老人的血氧饱和度从91%提升到98%,并进一步完善了老人的诊疗方案。
医疗队肩负“保健康、防重症”的重任,精准对接农村地区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脆弱人群的健康需求,切实做到重点人群动态健康服务和关口前移。在走乡入村的过程中,队员们化“输血”为“造血”,通过现场指导和理论讲解,帮助基层医务人员补短板、强弱项,提升了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
守护健康显担当
1月21日晚,支援曲沃县的市中医医院康复科医生李娜结束一天的工作后,想到当天是除夕,便趁着夜色驱车返回家中,家人看到她却诧异地问了一句:“你怎么回来了?”原来,这些年李娜一直坚守在疫情防控战场,节假日从不下火线,家人早已习惯了她的缺席。
医疗队的每名队员都是如此。为了群众的健康与安宁,他们一次次挺身而出、勇毅前行。此次,他们又扛起新的使命,主动下沉到基层医疗救治一线,即使在春节期间也没有停下忙碌的脚步,照常坚守在对口支援的县医疗集团,穿梭于各病区、各病房开展教学查房,积极参与疑难或重症患者的会诊,采取中西医联合并举、多学科团队协同方式,为患者制定更合理、更全面的诊疗方案。
市中医医院内科主任郭慧丽在襄汾县医疗集团巡诊时,发现一名80多岁的患者在感染新冠病毒后又出现了脑梗塞的症状,从而导致右手活动不利。还有一名新冠病毒感染患者存在肺部感染,使用激素药物后出现血糖升高。她经过综合研判为两名患者调整了治疗方式及用药剂量,使他们的病情逐步好转。
市中医医院巡回医疗队紧紧围绕“保健康、防重症”工作目标和“感染人员有药吃、重症患者有病床,轻症有人管、重症有人转”的工作要求,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和重要作用,让中医药服务真正走进了寻常百姓家,并通过巡诊查房、现场诊疗、临床用药指导、疑难病例讨论等方式,有效提升了基层医疗机构对新冠病毒感染患者的救治处置能力,最大程度保护了农村地区广大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记者 李静
责任编辑: 吉政